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相比之下,只有“红肿热痛”症状的乳腺炎似乎“温和”很多。但实际上,有一种乳腺炎堪比乳腺癌,还常常在被怀疑乳腺癌进行活检时发现。这种被称作“不是癌症甚是癌症”的疾病,叫做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生于非哺乳期中青年女性,发病率呈增高模式,是威胁非哺乳期女性乳房健康的恶魔之一。
乳房有肿块,是乳腺癌?
市民赵女士近日常觉右侧乳房有刺痛感,自己对着镜子检查发现皮肤有些红肿。一开始,她也怀疑是乳腺炎,可孩子已经3岁了,早就已经断了奶,那就可能是生理性乳腺增生了。
可等了几天,情况没有好转,相反,她甚至已经能摸到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肿块了。
赵女士紧张不已,用手机搜了又搜,医院。
超声检查报告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质,这让她自己更加怀疑是乳腺癌。最终,医生建议她做穿刺活检,取一些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赵女士终于拿到了穿刺活检报告。绕过前面那些看不太懂的话,她一眼就看到了“符合肉芽肿性乳腺炎表现”。
排除了恶性肿瘤,医生据此给予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后,困扰赵女士的乳房肿块终于消失了。
“非哺乳期也有得乳腺炎的可能,肉芽肿性乳腺炎就是其中一种。”日前,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诊疗中心主任梅玉做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壹点问医”直播间,就乳腺相关疾病的知识与大家进行分享。他介绍,乳腺炎非哺乳期女性“专利”,非哺乳期乳腺炎多是一些外伤等因素导致。
据了解,肉芽肿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腺小叶的慢性炎性疾病,年由Kessler等首次报道。这种疾病此前临床比较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明确,国内外多数专家认为它是和自身免疫有关。
虽是炎症但破坏性不小
梅玉介绍,临床中,有相当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是在怀疑乳腺癌后进一步检查后被确诊。
“它的临床表现及超声特征与乳腺癌非常相近,极易混淆。”梅玉说,在超声上,因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变累及的范围及程度不同,其声像图特征也表现多样。它可以表现为可触及的乳房肿块,肿块形态不规则,单个或多个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内回声不均匀,甚至可见丰富血流。边界不清,质韧或硬,肿块活动或固定,可有皮肤粘连……由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缺乏典型的临床征象,而肿块的性质以及影像学的检查酷似乳腺癌,所以极易误诊。
有文献报道,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误诊率达到47%~63%。
除此以外,肉芽肿性乳腺炎也可表现为多发复杂性脓肿,部分病变肿块触诊质地可较软,伴有疼痛。
“如果炎症病灶朝周围扩散化脓,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管和窦道。此时乳房就像一个烂苹果,里面会越来越烂,所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梅玉说,此病本就容易被误诊漏诊,如果错过早期治疗或乳管瘘形成,治疗难度会增加,而且之后乳房变形几率会增加。与此同时,它可能还会伴随多发关节痛、结节红斑、干咳、脱发、失眠等症状。虽然不会对患者构成生命威胁,但对患者来说是身心双重打击,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梅玉提醒,非哺乳期女性一旦出现乳房疼痛,并且出现触压痛性乳房肿块,应考虑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建议尽早去找专科医生就诊。
乳腺炎治疗都要尽早
梅玉介绍,除了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也是会有乳房肿块表现的常见非哺乳期乳腺炎。它是由于外力造成乳腺管破裂,乳汁外渗后引起的机体过强的免疫反应所致,个体表现差距巨大。临床表现大部分为乳晕区肿块,红肿明显,但多不引起全身发热。若迁延不愈,会引起皮肤溃烂、窦管、窦道,大面积乳腺组织坏死,皮肤千疮百孔,严重时可造成病房乳房切除。
按照有无细菌,乳腺炎可分为有菌性和无菌性,时间段不同,病因不同。产褥期以乳头皲裂为多,其他时间以外伤为主。
梅玉坦言,对于多数年轻女性而言,认识乳腺多是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开始。而无论是否处于哺乳期,关于乳腺炎的治疗都要尽早。
“乳腺炎的发生,多数都会有一个急性发作期,有红肿热痛的表现。”梅玉说,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多是由于产妇在乳汁淤积的同时,乳头出现皲裂、红肿等乳头微损伤,造成细菌自乳头侵入而致。
梅玉提醒,对于乳腺炎的治疗,要分清原因,不要一味推拿。“迫切希望康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错误的方式一定要避免,否则很容易演变成乳房脓肿,遭受更大的痛苦。”梅玉说。
为早期发现乳腺疾病,梅玉建议,要重视年度体检,有乳腺疾病高危因素的女性尤其如此,对于非高危女性建议3个月左右自查一次,1-2年辅检查一次。自查时注意观察是否有乳头改变、乳房肿块,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溃、橘皮样改变、酒窝征或局部隆起等,注意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疼痛,腋窝或锁骨上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