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医院
成功开展了屯留区首例
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他这样说!
家属感言:亲眼看到创伤小,我父亲没有任何痛苦,今天是术后第二天,感觉非常好
▼
62岁的*先生,10天前因间断上腹部疼痛来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约8CM可见一不规则形肿物生长,直径约3cm,表面凹凸不平,诊断为:直肠肿物病变性质待诊,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直播中
肿物完整取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黏膜下剥离术(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一样,但手术风险比外科明显减少;术后保留完整的胃,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外科手术。
那什么是ESD呢,它全名叫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特别是消化道早癌可以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我科目前已经进行ESD常规化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内镜下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后,消化内科带着对患者的爱心和事业的恒心,推进内镜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广大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治疗,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ESD主要治疗以下消化道病变:
(1)早期癌:根据医生经验,结合染色、放大和超声等其它内镜检查方法,确定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巨大平坦息肉:超过2厘米的息肉尤其是平坦息肉,推荐ESD治疗,一次完整的切除病变。
(3)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诊断的脂肪瘤、间质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如肿瘤较深(来源于固有肌层),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消化道穿孔的发生,不主张勉强剥离,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可尝试运用。
ESD与剖腹手术及以往EMR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
1、创伤小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复发概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