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讲堂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TUhjnbcbe - 2021/8/24 20:17:00
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爱生命爱健康

生命活水健康讲堂

(本期节目完整视频)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广大女性同胞的生命健康,如何正确认识乳腺癌,乳腺癌又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有请到了生命活水医疗集团肿瘤二科副主任左宏波,为大家谈谈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不高?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由乳房组织发展成的癌症。一般可分为原位癌和浸润癌,其中浸润性非特殊癌最常见,约占80%。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据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其中超过半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年确诊癌症中,乳腺癌已成全球最常见癌症。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30余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在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尤其明显。从发病年龄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从20岁以后开始逐渐上升,45~50岁达到高值。随着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然而,在中国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并不显著。

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未找到乳腺癌的确切致癌原因,但已经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随着这些高危因素不断积聚,其患乳腺癌风险就会增大。

首先,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月经初潮年龄早(12岁)、绝经年龄晚(>55岁)、不孕及初次生育年龄晚(>30岁)、哺乳时间短、停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等,均可增加或延长体内雌激素的暴露,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此外,遗传因素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乳腺癌病史者,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一些基因突变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另外,某些物理因素,如儿童时期接受胸部放射线治疗,也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除上述高危因素外,尚有一些生活方式与乳腺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例如,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过度饮酒等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乳腺癌有哪些表现?

早期乳腺癌的症状多不明显,常以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异常、乳头溢液、乳头或乳晕异常等局部症状为主,由于表现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建议女性朋友可定期进行乳腺自检。

乳腺自检

乳腺癌自检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一周后,直立镜前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进行观察,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举起一侧上肢,用对侧手的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作顺或逆向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最后,用拇指和食指间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排液。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肿块常位于外上限,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不易被推动。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乳房皮肤异常

皮肤凹陷,状如酒窝,称“酒窝征”。乳腺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称“橘皮征”。主病灶周围形成散在的皮肤硬性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炎性乳腺癌,乳房皮肤表现为红肿、增厚、变硬,并逐渐变成似瘀血的紫红色。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溢液

在非生理状态下(如妊娠和哺乳期),单侧乳房可出现乳头溢液,液体的性质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

腋窝淋巴结肿大

初期患者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尚可活动。随后,淋巴结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最后相互融合固定。当病情继续发展,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乳腺癌伴随症状

乳腺癌患者中晚期可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因转移出现转移灶的症状,以肺、骨、肝、脑为主。

如果确诊了乳腺癌,该如何治疗?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形成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分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术范围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对于部分肿瘤较小、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以行保乳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疗效一致、外形良好、副作用小。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手术、放疗均属于局部治疗。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保乳术后的患者需要行术后放疗。

化疗是通过使用细胞*性药物杀灭癌细胞的全身治疗手段,可分为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指在手术后所做的全身化疗,目的在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减少癌灶转移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适用于术后有高危复发因素者。新辅助化疗指在术前所做的全身化疗,以期先通过化疗使肿瘤缩小,再通过手术治疗治愈肿瘤。适用于肿块较大(>5cm)、腋窝淋巴结转移、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等患者。

内分泌治疗是通过去除或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以阻止癌细胞生长。与化疗相比,内分泌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性小、使用方便、无须住院、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虽起效慢,但缓解期长,特别适合于激素受体(ER/PR)阳性的各期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异性干扰,进而阻断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

与化疗相比,其对正常细胞的影响较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耐受性较好,适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

癌患者。根据病情不同,可分别与化疗或内分泌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新辅助、辅助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乳腺癌的预后与疾病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疾病越早被发现,则疗效越好,生存期越长。据国际癌症组织统计的数据,乳腺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89.9%,其中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为98.8%,早期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85.5%,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浸润癌5年生存率仅27.4%。所以一旦发现有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异医院就诊。

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建议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

九江二套每周一、三、五19:40

邀您准时收看《健康讲堂》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讲堂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