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常见病治疗信息穴一针疗法详解
本文涉及个信息穴位,阐述了余种疾病,采取独穴针灸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实践疗效显著。
内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1、感冒穴:大椎。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2、止咳穴:孔最。操作:快速提插捻转,1-1.5寸。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3、咯血穴:孔最。操作:同上,泻法为主,1-1.2寸。主治:咳嗽、咳血。4、气管炎穴:肺穴(俞)。操作:1寸。斜向各脊椎刺,捻转。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5、哮喘穴:鱼际。操作:1寸。向劳宫方向刺,捻转。主治:哮喘、支气管炎。6、退热穴:曲池。操作:1.5寸。提插,5分钟行1次针,留30分钟。不退热加大椎刺血。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7、胸闷穴:膻中。操作:1.5寸。沿胸骨刺,伴心慌气短加内关。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8、肺炎穴:列缺。向上斜刺0.4-0.8寸,捻转,5分钟行1次针,伴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9、调心穴:内关。操作:1寸。直刺,捻转,5分钟行1次针。主治:陈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胸闷、应急综合征及心绞痛等。10、冠心穴:解溪穴直下2.5寸,脚面第2、3趾骨之间。操作:1寸。直刺0.5-0.8寸,捻转,2-3分钟行1次针。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11、急救穴:人中。操作:0.5寸,斜向上刺,泻法,醒后留5-10分钟。主治:昏迷、休克、晕厥、小儿抽风、失语、中暑等。12、虚脱穴:人中。操作:刺2-3分,捻转,留15-20分钟。主治:虚脱、昏迷、晕厥、癫狂、休克等。13、中暑穴:少商。操作:刺0.3-0.5分,捻转,泻法,留10-15分钟,发热大汗可放血2-3滴。主治:中暑、中风昏迷。14、神衰穴:神阙。操作:直刺0.5—1寸,平补平泻法,捻转,留20分钟,起针后拔罐10分钟。15、神官穴:承山。操作:刺2.5寸,平法,伴心慌气短等加内关、膻中。主治:神经官能症。16、精神病穴:百会。操作:斜刺0.5-0.8寸,泻法。主治:功能性精神病。17、癫痫穴:腰奇。操作:先刺入后再向上进2.5寸,捻提。18、醒脑穴:听敏。操作:刺0.5-0.8寸,強刺激。主神志不清,昏厥。19、脏器下垂穴:百会。操作:刺后炙20分钟。主治:胃、肾、子宫、直肠下垂等。20、失语穴:人中。操作:刺8分,斜向上,留25分钟,強刺激。主治:癔症性失语或功能性失语。21、癔瘫穴:涌泉。操作:1-1.5寸,捻提3分钟,试走。主治:癔症性瘫痪。22、面抽穴:颧髎。操作:直刺0.5-1寸,泻法。主治:面肌痉挛,面肌抽搐。23、面瘫穴:下关。操作:直刺1-1.2寸,泻法。加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主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24、偏瘫穴:率谷。健侧刺0.5-1寸,平刺,提捻。主治:脑中风偏瘫、偏头痛。25、脑缺血穴:风池。操作:刺2寸,捻转,留30分钟。主治:脑供血不足。26、尿频穴:太溪。操作:刺0.-1寸,平法。主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27、降糖穴:胰俞。操作:斜刺1.5寸,泻法,留30分钟,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28、降脂穴:丰隆。操作:直刺2寸,提插泻法,留30分钟。主治:高脂血症,肥胖。29、三叉神经痛穴:鱼腰、四白、承浆。从下方刺入鱼腰0.3-0.5寸,四白斜向上方刺入0.5-0.8寸,均行捻转手法,可加下关穴。主治:三叉神经及眉棱骨痛。30、枕神经痛穴:风池。操作:刺2寸,提插补泻,泻法。
31、前头痛穴:中脘。操作:直刺1.5寸,泻法。32、偏头痛穴:太冲。操作:斜向足跟刺1.2寸,泻法。33、后头痛穴:至阴。操作:刺0.3寸,34、失眠I穴:大陵。操作:斜向手心刺1寸,捻或提。主治:思虑过度引起失眠,精神性失眠实证,泻大陵。35、失眠Ⅱ穴:风池。操作:脑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失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脑供血不足。36、泌感穴:秩边。操作:直刺2.5-3寸,如为肾盂肾炎可配肾俞、阴陵泉,如为膀胱炎,可配膀胱俞、三阴交穴,如为尿道炎,可配中极、三阴交。37、降压穴:曲池。操作:高血压伴高血脂可配丰隆,如肾炎引起则配三阴交。38、疟疾穴:疟门。操作:刺入1寸,捻转泻法,可加身柱穴点刺出血。39、甲亢穴:阿是。操作:直刺0.5-1寸,捻转泻法,突眼可配睛明、四白、鱼腰、丝竹空,心慌气短配内关、神门,消瘦多汗,可配三阴交、足三里。40、胃痛穴:中脘。操作:直刺1.5寸,捻,平法。主治:胃脘痛、腹胀、呃逆。41、胃炎穴:印堂。操作:向下斜刺5-8分,提捻。主治:急慢性胃炎、胃胀气。42、止泻穴:申脉。操作:直刺0.5寸,捻,平法,加灸。主治:急性泄泻、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43、止吐穴:内关与大陵之间。操作:直刺1寸,捻,強刺激。主治:胃肠不适及神经性呕吐。44、止痢穴:大肠俞。向脊柱方向刺入1.5寸,捻。主治:痢疾、肠炎。45、便秘穴:支沟。操作:直刺1.5寸,泻法。46、戒烟穴:列缺。操作:向上斜刺0.5寸,捻,加炙。47、肾炎穴:三阴交。操作:直刺2.5寸,泻法,可配肾俞、足三里、关元。主治:急慢性肾炎。
普通外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48、急腹症穴:足三里。操作:刺2寸,捻转泻法。49、胆痛穴:胆囊。操作:直刺1.5寸,快速捻转次/分。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50、睾丸炎穴:阳池。操作:直刺0.5-0.8寸,捻。主治: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51、阳痿穴:阴包。操作:刺2寸,捻,平法。可配艾炙关元。主治:功能性阳痿、遗精。52、阑尾炎穴:阑尾。操作:直刺1.5寸,捻提泻法。53、乳腺炎穴:肩井。操作:直刺0.5-0.7寸,捻,泻法。主治:急性乳腺炎、肿痛。54、疝气穴:归来。操作:刺1.2寸,捻补。55、肾痛穴:精灵,手背4、5掌指间。操作:刺入5分,提插泻法。56、粉瘤穴:阿是。操作:直刺。57、囊肿穴:阿是。操作:直刺。58、利尿穴:三阴交。操作:刺2寸,提捻泻法。主治:尿潴留,排尿困难。59、肠梗阻穴:足三里。操作:直刺2.5寸,泻法。可配艾灸神阙。主治:急性肠梗阻。60、痔疮穴:支沟。操作:直刺1.5寸,提捻,泻法,便秘者可配足三里、二白。
骨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61、腕痛穴:太溪。操作:健侧,刺1寸,提插。主治:手腕扭挫伤、腕管综合征及腕部伸或屈肌腱鞘炎。62、肘痛穴:阴陵泉。操作:对侧,刺2.5寸,提插,泻法。主治:肘关节炎、扭伤、网球肘。63、肩痛穴:阴陵泉下0.5寸。操作:在健侧向足三里方向刺入2.5寸,提捻,泻法。主治:肩周炎、肱二头肌肌腱炎、肩部软组织损伤。64、落枕穴:悬钟。操作:交叉取穴,刺入1.5寸,泻法。主治:落枕及颈项強痛。65、颈痛穴:中渚。操作:健侧刺入1寸,泻法。主治:颈椎病、落枕、颈椎间盘突出、颈肌劳损。66、背痛穴:环跳。操作:刺入2.5寸,提插。主治:后背肌肉痛,神经痛。67、腰痛穴:印堂上1寸。操作:刺1.2寸,提插。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骨痛、棘间韧带损伤等。68、腰肌扭伤穴:后溪。操作:棘1寸,急性痛捻,慢性痛提。主治: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69、肋间神經痛穴:丘墟。操作:刺0.7寸,捻,泻法。交叉取穴,可灸,可透照海。70、髋痛穴:合谷。操作:健侧刺入1.5寸,泻法。主治:髋关节扭伤,炎症。71、臀痛穴:腋外线中点,即肩峰与腋后皱之間。操作:向极泉方向刺入2.5-3寸,捻提,泻法。主治: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臀上皮神经炎及臀肌扭伤。72、膝痛穴:曲池。操作:刺1.5寸,交叉或健侧。主治: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风湿痛、膝关节扭伤、膝关节滑膜炎等。73、踝痛穴:合谷。操作:刺1.5寸,捻,交叉或健侧,可灸。主治:踝关节扭伤、关节炎及风湿痛。74、足跟痛穴:大陵。操作:刺0.8寸,捻,交叉或健侧。主治:足跟痛,足底骨刺及蹠韧带炎症。75、颞颌关节痛穴:手三里。操作:刺1.5寸,捻,泻法,交叉或健侧,病程长、重可在下关附近找阿是。
76、手麻穴:后溪。操作:刺2寸,可透劳宫,患或双侧。主治:手麻、颈椎病。77、网球肘穴:冲阳。操作:刺1寸,泻法。
妇产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78、痛经:17椎下。操作:刺1寸,捻,可加灸。主治:痛经、月经不调。79、止带穴:曲骨。操作:直刺2.5寸,可灸。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80、催乳穴:涌泉。操作:刺1寸,提插。产后1-3天无乳针此穴。81、正胎穴:至阴。操作:刺0.4寸,捻,可灸。主治:胎位不正,胞衣不下,滞产。82、子宮脱垂穴:腰奇。操作:刺3寸,捻,向上刺。83、催产穴:合谷。操作:刺2寸,平法。主治:过期妊娠,待产过慢,可加至阴(平)、三阴交(泻)。84、胎盘滞留穴:至阴。操作:刺0.3寸,捻。85、崩漏穴:上都(手背2、3掌指间赤白肉际)。操作:1.8寸,平可灸。主治:过多或崩漏。86、闭经:长強。操作:刺1寸,泻法。87、产后尿闭穴:中极。操作:刺2寸,捻,泻法。
儿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88、流涎穴:地仓。操作:刺1寸,向颊车方向。主治:流延、口角歪邪。89、厌食穴:承浆。操作:刺0.4寸,可指压。主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90、夜啼穴:中冲。操作:刺血。91、百日咳穴:四缝。操作:刺血及液。主治:小儿百日咳、慢支。92、疳积穴:四缝。操作:同上。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及腹泻。93、遗尿穴:足小趾末端横纹中点。操作:刺0.5分,捻。主治:小儿遗尿、尿频。94、睾丸鞘膜积液穴:水道。操作:患侧刺1.5-1.8寸,泻法,可灸。主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95、腮腺炎穴:照海。操作:刺血。主治:流行性腮腺炎。96、增肥穴:中脘。操作:刺0.6寸,捻,补法,可顺揉。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消瘦。
五官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97、上牙痛穴:下关。操作:刺1寸,伴下牙痛加合谷。98、下牙痛穴:合谷。操作:患或双侧刺1.5寸,泻法。99、咽痛穴:廉泉。操作:刺1寸,捻。、口疮穴:玉枕。操作:刺血。主治:口腔潰瘍、E体溃烂、口角糜烂等。、梅核气穴:天突。操作:刺1.5寸,平法。主治:梅核气、咽部异物感,胸闷。、呃逆穴:攒竹。操作:向鱼腰方向刺1寸,捻。、鼻炎穴:下关。操作:健或双侧刺入2寸,泻法。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衄穴:少商。操作:患侧刺1寸,捻,可灸。、眩晕穴:百会。操作:刺1寸,平法。主梅尼尔病。
、乳蛾穴:手三里。操作:刺1.5寸,泻法。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近视穴:睛明。操作:刺0.5寸,可配太阳、球后、四白。
、耳聋穴:听宫。操作:刺0.8寸,捻。主治: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性耳聋、耳呜。
、耳聋穴:听宫。操作:刺0.8寸,捻。主治: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性耳聋、耳呜。、麦粒肿穴:肝俞。操作:刺血、挑刺。、明目穴:光明。操作:刺1.5寸,单眼有疾针健侧。如合并颈椎病或脑动脉硬化加风池。、耳鸣穴:听会。操作:患或双侧刺1寸,平,虚补实泻。肾虚者可配:肾俞或太溪。
皮肤科疾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座疮穴:大椎。、荨麻疹穴:神阙。、过敏穴:神阙。、冻疮穴:阿是。、鸡眼穴:阿是。、寻常疣穴:阿是。、跖疣穴:昆仑。、带疹穴:小指背末节横纹中点。、丹*穴:四缝。、*褐斑穴:足三里。
一针止痛
一、产后身痛——无名指第二关节尺侧进针,向手腕方向平刺寸许,通常患者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疼痛随之缓解;如不发热,则不是产后身痛,可考虑痹证疼痛。
二、眩晕——百会穴。如果眩晕兼有呕吐,则取百会前0.5寸。眩晕兼有头痛者,视头痛部位在百会穴前后左右0.5寸处取穴。顽固性眩晕用小艾柱灸30壮。(此处,龙医师提到他父亲通常灸壮,并取桔子皮一块点燃以拇指按压于百会穴处;他本人一般灸90壮-壮,以热量沿督脉传至长强穴为度。
三、痛经——至阴穴。热证用针,刺入0.5-1寸,留针5-10分钟,摇大针孔出针;寒证用艾灸,5-7壮。一般月经前疼痛多属寒证,月经中期疼痛多属热证、瘀证,月经停止后疼痛多属虚证,如果是属于虚证的痛经,则艾灸腰部第十七椎旁压痛点。
四、手脚凉、麻,属于气血不畅者,可按压无名指指甲根部,默数“一、二”,放开,再按,如此反复。
五、胃病——督脉神道、灵台、至阳一带寻找压痛点针刺,配合足三里、公孙二穴艾灸。
六、痔疮——合阳穴旁青筋暴露处,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并拔罐,通常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疼痛就会逐渐消失。
七、肩周炎——综合分析,根据疼痛部位确定阿是穴,分别于对应的手指至手掌部寻找压痛点,一般取井穴。
八、网球肘——对侧阳陵泉穴。
九、偏头痛——三间穴至合谷穴之间找压痛点,左侧疼取右侧,右侧疼取左侧。按压此处还可以治疗便秘。
十、牙痛——按压肩井穴,如需针刺,针尖要斜向前。此外,用吴茱萸、大*、胆南星、*连等研末,调成泥状外敷脚心,效果也很好。
十一、风湿关节痛——需要辩证分析,综合施治。如果只求立即止痛,可取中渚穴针刺。
十二、拇指关节撞击伤——鱼际穴。
十三、运动过量导致的四肢酸麻无力——手、足三里穴,艾灸。
十四、腰扭伤——鼻翼旁下(从人中至鼻唇沟划一直线,取中点处)进针,刺向人中。腰椎旁疼痛者同侧取穴,如果是腰椎两旁较远处腰肌的地方疼痛,则取后溪穴。
如果手腕、脚踝扭伤,则于对侧取穴。另外,脚踝扭伤也可取对侧手腕的穴位,如外踝扭伤可取养老、内踝扭伤可取阳池;同理,手腕扭伤也可于脚踝部取穴。这里提到一个对侧和同侧的问题,龙医师讲,通常十二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要取对侧的穴位,脚痛取手,手痛取脚,左右交叉;而任督脉循行部位的疼痛则要在同侧取穴。另外,对于慢性脚扭伤的患者,可针刺阳陵泉并艾灸局部。
十五、落枕——掐手三里穴、曲池。
十六、胸闷、胸痛——曲池穴至手三里穴之间找痛点。
十七、肋间神经痛——对侧内关穴。
十八、肝癌疼痛——日月穴旁压痛点。
十九、下肢冷痛——腰眼穴旁压痛点。
二十、鼻衄——涌泉穴。敷大蒜效果更佳。
二十一、颈椎骨质增生——阴谷穴、颈椎穴。
二十二、鼻窦炎——针刺印堂,或用皂角、鹅不食草研末,凡士林调,塞于鼻窍中。本病与肺脾有关。
二十三、支气管哮喘——身柱穴。或加肺俞、鱼际。手法功力很重要,我父亲予以治疗后,患者即可喘止。
二十四、胸部偶尔刺痛——涌泉穴向内侧(大趾一侧)旁开,寻找压痛点。深层刺激。心绞痛时,不要在前边用针,取至阳,使作用扩散到胸部。
二十五、上楼时膝关节内疼痛——髌骨下进针,透委中。艾灸每次2小时,使温暖感透入,需10次以上治疗。有时病根在腰。
二十六、抑郁、狂躁等精神疾病——*叫穴(少商穴)。实证于此处放血,如属虚寒证,则将双手大拇指绑在一起,双脚大趾绑在一起,分别于少商穴和隐白穴处置小艾柱艾灸,以患者大叫为度。
二十七、疝气——刺百会穴、灸隐白穴。此处龙医师又一次提到家传心法:温阳取关元和中脘,升阳取百会,截阳取长强。
二十八、坐骨神经痛——后溪穴至中渚穴之间痛点。
小结:
一、取穴定位:
A、远端取穴,结合全息理论,如手痛取脚,肘痛取膝等等;
B、十二经取对侧,任督脉取同侧;
C、离穴不离经,以经络循行部位的压痛点为定位原则。
二、进针:
嘱患者吸气、屏气、咳嗽,再吸气、屏气、咳嗽,于某次咳嗽瞬间快速进针。一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一以使气流通至病所。
三、手法:
针刺与穴位或痛点有偏离时,行合谷刺(鸡爪刺)。
四、出针:
一般不留针,快进快出,实证者摇大针孔出针。
五、其它:
很多秘不外传的经验,如四肢扭伤的用药,左脚用牛膝、右脚用木瓜、左手用桂枝、右手用南藤。再如左手扭伤,用猪的左侧前脚,左脚扭伤则用左侧后脚,腰扭伤用猪脊椎,配中药八角枫,炖两小时以上(八角枫有*,慎重使用)。又如家传脉法,要求医者与病家做到身心相随,四同:同呼吸、同心跳、同脉搏、同病。等等......
一针止痛歌
腕痛太溪肘阴陵,肩刺条口中渚颈,背痛内环腰印上,手麻后溪透劳宫。颞颌关节手三里,髋求合谷跟大陵。肋间丘墟膝曲池,踝痛合谷泻无踪。头痛前针中脘穴,后寻至阴偏太冲。胃痛中脘胆胆囊,急腹三里肾精灵。上牙下关下合谷,咽痛廉泉目光明。臀针奇穴向腋窝,网球肘泻冲阳轻。痛经十七椎下刺,口疮玉枕不留情。乳痛肩井痔支沟,休厥失语刺人中。扁桃体炎二商血,心胸内关加膻中。取穴一般健侧刺,疾重双痛双穴攻。
颈椎腰椎有病揉此穴,百用百灵,受用无穷!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刻删除)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的健康养生图文信息,特别是当涉及食疗、药品、配方、针灸技术等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冶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非专业人士请勿随意使用!部分信息采集内容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若有侵仅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或者更正!
公开声明:本信息采集整理于网络,请各位交流学习,请在正规医师指导下使用,如未按医师指导由此造成的后果我们不承担直接或者间接责任。如有不慎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请各位网友知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