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ldquo炎rdquo归于好
TUhjnbcbe - 2021/7/13 15:28:00

五月进入下旬,是学生们期中考试的大日子

养牛多年,或许考试的紧张早已淡出记忆

但回忆如下片段,你还能感到忧虑万千、心有余悸吗?

家长说“要争分夺秒,做好复习计划”

老师说“遇见容易的题,要细心解答;遇见困难的题,要耐心思考”

上次看了《“炎”归于好》栏目首期课程的牧场朋友们在接下来一系列乳房炎防治宝典公开之前我们先对乳房炎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虽然不用闭卷考试,但您做好复习的准备了吗?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小编老师帮你都准备好了,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什么是炎症?引发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乳房炎对牛群健康和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实验室检测很重要乳房炎管理及分级治疗

本文阅读需要10分钟

划重点一:什么是炎症?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通俗讲,就是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

根据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炎症的主要组织变化可分为:变质性炎症、渗出性炎症、增生性炎症、特异性炎症。

炎症机理

因此,奶牛乳房炎实则包含至少两个层次的信息:首先发生炎症需要外部刺激,其次奶牛机体也要产生炎症反应、出现临床症状。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Murphy把乳房炎的发展过程定义为三个阶段:a.病原侵入阶段,可能形成感染;b.感染阶段,侵入的细菌开始在乳区增殖;c.炎症反应阶段。

划重点二:引发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

01

主要病原菌种类

单从病原类型讲,目前研究显示,能够导致乳房炎的病原菌有多种,可分为主要致病菌和非主要致病菌两类,其中主要致病菌约20多种,如金*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表1)。

02

主要病原菌介绍

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可分为传染性病原和环境性病原。

下面为几种常见乳房炎致病菌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建议,供大家参考。

传染性的乳房炎病原菌

常见的传染性乳房炎病原菌有无乳链球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在我国,多数牧场至今仍旧受到这两种病原菌的困扰。金*色葡萄球菌难度指数

临床特点:主要存在于乳头皮肤和被感染的乳汁中,牛与牛之间通过挤奶传播,可导致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

传染性:一旦有金葡菌在牛群中定殖下来,很难被清除掉。金葡菌的耐药性比较强,而且对乳腺组织内的侵袭能力也比较强,甚至能钻到乳腺上皮细胞里面,躲避掉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所以很难治疗。一般来说,一旦发现金葡菌感染,首次治疗失败,那么再次发病之后都可以淘汰了。

防治建议:及时揭发感染牛并采取隔离措施尝试治疗,或结合个体牛信息尽早做出淘汰决策;加强奶厅的管理,包括消*、操作、设备维护等;慢性感染牛细菌学治愈率低,建议及时淘汰;不建议饲喂乳房炎病牛奶给犊牛,必须饲喂时则一定做好牛奶的巴杀。

无乳链球菌难度指数

临床特点:仅存在于被感染的乳汁中。牛与牛通过挤奶传播,传染性强,临床上存在多个乳区同时感染,主要导致临床型。

传染性:传播速度比金葡菌更快一些,且细菌感染的量要更大一些,但是比金葡菌相对更好控制。因为无乳链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很好,基本上通过抗生素的治疗能够彻底治愈。

防治建议:及时揭发感染牛并采取隔离措施尝试治疗,或结合个体牛信息尽早做出淘汰决策;加强奶厅的管理;建议对感染牛的四个乳区同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不建议饲喂乳房炎病牛奶给犊牛。

乳房链球菌难度指数

临床特点:在牛生活的环境中如卧床、粪便、过道等位点以及牛体上均可检出,可导致临床型或亚临床型的感染,与有机垫料相关性高,属于侵袭性致病菌,抗生素治疗难度偏高。

传染性:乳房链球菌通过可黏附、内化进入免疫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形成稳定的乳腺感染。

防治建议:做好卧床管理,确保卧床干净、干燥、舒适;重视奶牛的免疫力,减少应激;干奶期是链球菌新发感染的高发阶段,要做好干奶期的管理,使用干奶药的同时建议配合使用乳头封闭剂。对于感染牛建议适当延长抗生素治疗疗程,以达到较好的细菌学治愈率。

环境性的乳房炎病原菌

大肠杆菌难度指数

临床特点:革兰氏阴性菌,需考虑内*素的影响,在牛生活的环境中如卧床、粪便、过道、泥土中均可检出,主要以临床型乳房炎的形式存在。

治愈难度:主要来自环境,比较容易治愈,一旦治愈的情况下也不太容易复发,但是大肠杆菌引发的乳房炎受内*素影响,对乳腺组织的破坏作用是很大的。

防治建议:做好卧床管理,确保卧床干净、干燥、舒适。重视奶牛的免疫力,减少应激。抗生素治疗效果好,但由于内*素的释放会刺激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建议治疗时及时配合使用抗炎药物中和内*素的影响。

克雷伯菌难度指数

临床特点:与有机垫料相关性高,在卧床、粪便中经常检出,可导致临床型或亚临床型感染,属于革兰氏阴性菌,需考虑内*素的影响。

治愈难度:目前在国内的牛场里面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一些牛场会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爆发,克雷伯菌的乳房炎就像加强版的大肠杆菌一样,它会造成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以及造成奶牛在感染乳房炎之后,出现更高的淘汰率和死亡率。

防治建议:做好卧床管理,确保卧床干净、干燥、舒适。重视奶牛的免疫力,减少应激。该菌宿主适应性强,感染后若不及时干预,部分菌株的感染会在乳腺内持续存在超过天,造成慢性感染病例,建议及时揭发及时治疗。该菌会释放内*素,从而刺激机体产生严重的炎性反应,建议治疗时及时配合使用抗炎药物中和内*素的影响。

支原体难度指数

临床特点:感染途径复杂,防控难度大。由于其没有细胞壁,目前能在乳腺内使用的抗生素无法有效治疗。传染性强,临床上有多个乳区同时感染的特点。

防治建议:及时揭发感染牛,并采取隔离措施。评估个体牛信息,及时做出淘汰决策。加强奶厅的管理,包括消*、操作、设备维护等。

中国农业大学李胜利教授等在-年进行的全国调查,可以看到金*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国内奶牛场的广泛流行。

表2牧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调查

近年来,高健、韩博等对21省、牛场的个临床乳房炎样品调研结果发现,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环境性链球菌引起的环境性乳房炎是主要的存在形式。这也印证了PamelaRuegg教授对乳房炎研究的百年回顾论断,奶牛乳房炎的问题正在由传染性乳房炎向环境性乳房炎转变。

划重点三:乳房炎对牛群健康和牧场经济效益的影响

免疫细胞和细菌的交战过程注定了炎症的产生。乳房炎的炎症反应在剧烈的情况下,炎症介质产生过多,直接伤害乳腺组织(上皮细胞),因此我们能看到乳汁发生了异常、乳房出现了红热肿痛,这就是临床乳房炎。

01

产奶量降低

当然,我们能够看到的第一个损失就是产奶量降低,虽然我们看不到乳腺上皮细胞被炎症介质摧毁的激烈过程,但是我们能从产奶量的下降推测出来。毕竟,这种损伤一般在泌乳期内是不能够再生的,乳腺组织的修复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无论是头胎牛还是经产牛,无论是阴性杆菌还是阳性球菌引起,发生临床乳房炎后,即使临床症状已经治愈,其产奶量也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够恢复。

蓝色:大肠杆菌感染牛*色:无感染牛

蓝色:金葡菌感染牛*色:无感染牛

注:临床乳房炎即使治愈后,产量也不能在短期内恢复

02

影响繁殖性能

在我们的平时印象中,很难将乳房炎和繁殖问题联系起来。但大量的国外研究已经显示,发生过乳房炎的奶牛,无论是临床乳房炎还是隐性乳房炎、无论是临床乳房炎是轻度还是重度、无论是革兰氏阳性球菌还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都会对奶牛的繁殖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乳房炎能使牧场的空怀天数增加,受胎率下降,首次配种时间延迟,发情表现下降,早期流产比例增加,出现不规律的发情间隔等。两者间的关联已被广泛证实。

Madousse对来自44个牛群的次输精结果进行对比,所有牛群的大罐奶体细胞数均低于20万个/mL,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低于50%。结果发现,那些发生过临床乳房炎或体细胞计数高的母牛,无论从整体受胎率还是首次输精受胎率上均低于健康动物。

患有和未患有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受胎率比较

Lavon等在年的研究也发现,通过比较未感染组(SCC持续低)、治愈组(SCC下降到阈值以下)、新发感染组(SCC升高到阈值以上)和持续感染组(SCC持续高),相比于健康牛,慢性感染牛的受胎率会下降约20%。

不同乳房感染状况对受胎率的影响

为什么乳房炎会造成繁殖的问题呢?罪魁祸首还是炎症介质。在乳房炎发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前列腺素PGF2α,PGF2α的生成导致未成熟*体退化、胚胎吸收,下丘脑垂体轴改变了激素平衡,同时PGF2α也能够作用于卵泡,导致延迟排卵现象的出现。

03

奶质量降低

乳腺中的分泌细胞受损,导致其分泌机能降低,所产牛奶中的乳糖、乳脂、总体蛋白以及总固体量都减少。同时,乳房血管发生扩张,渗透压有所变化,血液中的蛋白、白细胞等会渗出并进入腺泡,造成乳成分出现明显变化,如pH值增大,氯化物浓度升高,白细胞数量增多。

因此,奶牛患病后,由于泌乳中含有过多的体细胞和抗生素,导致鲜奶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使其乳制品的风味和质量受到影响。

04

增加牧场成本

产奶量越高,奶牛越容易发生乳房炎,毋庸置疑,处于产奶高峰胎次的奶牛被淘汰,还会伴有病牛遗传潜力下降,这不仅引发单产水平的下降,还需要额外的劳力,治疗费增多。

那么乳房炎发生时炎症到底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美国的研究者Overton在年发表的研究结果中指出,通过建立的确定性的分区预算模型计算了新产30天发生的1例临床乳房炎导致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结果见表3。

表3临床乳房炎导致的经济损失模型结果

由此可见,1例临床乳房炎导致的美元总经济损失中,短期内的直接损失仅占28%,长期的非直接损失占71%。炎症和损伤带来的未来产奶量损失占28%,淘汰风险升高带来的牛群更新损失占41%。

划重点四:实验室检测很重要

有经验的兽医可通过视诊、触诊进行简易判断。但是,想要了解具体的发病原因,实验室检测非常必要。

视诊方面:牛乳房部位存在明显的红肿,特别是乳头明显发红,乳汁异常,进而推断奶牛可能患上乳房炎。

触诊方面:感觉乳房皮肤发热,弹性降低,并触及乳房硬块,奶牛存在躲避与踢人情况表明奶牛存在乳房炎症状。

实验室诊断方面,主要以下述几种为主:

划重点五:乳房炎管理及分级治疗

一般情况下,乳房炎的症状不会由轻转重。一头牛,很少由隐性乳房炎转变成临床乳房炎,也很少由轻度乳房炎转变成中、重度乳房炎;往往在挤奶工人或兽医发现临床症状的时候,已经到了它最严重的时候,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奶牛的乳房炎通常采用分级治疗的方法。影响严重程度的第一个因素是病原菌类型,另一个因素是奶牛本身,奶牛乳头管损伤、处于产后免疫抑制期、处于各种应激状态、存在病*感染等,会导致病原菌在乳房内增殖量更大,原发症状更重。同时,乳房内的各种免疫细胞不仅杀灭细菌,还负责将它们的“尸体”连同坏死的细胞和组织吞噬、清除,并修复乳腺组织,最终消除症状。因此,奶牛患乳房炎后,如何尽快地消除乳房内已经增殖起来的病原菌以防止其持续刺激炎性反应是第一个治疗原则;维持乳腺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使其能够将死亡的细菌及细胞清除出乳房,是第二个治疗原则。

那么如何有效揭发乳房炎,防止揭发不足或过度,发现乳房炎后,如何分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取有效的抗生素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敬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炎rdquo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