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被公认为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建立。母乳喂养的好处那么多,但我国母乳喂养的比例却并不高,其中哺乳期乳腺炎是终止母乳喂养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新手妈妈们应该怎么应对?
什么是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是指在各种原因造成的乳汁淤积基础上,引发的乳腺炎症反应,伴或不伴细菌感染。多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房某一部位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皮温增高伴压痛,可伴有高热、寒战、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首先尽量排空乳房。有效的乳房按摩可以排出淤积的乳汁,保持乳管通畅,减轻乳房肿胀。也可以使用吸奶器吸出多余乳汁。
2.个人护理
热敷和冷敷交替作用于乳房,可以促进乳汁排出和减轻疼痛。热敷适用于哺乳前,并在热敷过程中按摩乳房,可以刺激泌乳,但在局部明显红肿的情况下不推荐。冷敷适用于哺乳后、乳房按摩或吸奶器使用后,可以减轻乳房肿胀和疼痛;也可以使用土豆片、芒硝、硫酸镁等进行局部湿敷。
3.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
发热时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果出现高热(体温>38.5℃),推荐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在服药期间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呕吐、腹泻等。
(2)抗菌药物使用
发病时症状较重,出现局部明显红肿、压痛、伴高热(体温>38.5℃),经保守疗法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时,医院就诊。若血象较高,考虑伴发细菌感染时,可以使用青霉素类或一二代头孢,服药期间也不需要暂停哺乳。建议哺乳后服药,尽量延长下一次哺乳时间,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腹泻等。
4.及时就医
病变部位皮肤红肿,可摸到肿块,有波动感、明显压痛时,或经有效排出乳汁、物理治疗、对症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时,考虑脓肿形成应及时就医。
编辑:刘金绍
联系-31222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