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每日一讲产褥期乳腺炎及解决方法
TUhjnbcbe - 2021/6/14 17:42:00

今天为大家分享产褥期乳腺炎及解决方法的相关知识。

产褥期乳腺炎常发生于第一次分娩后,炎症发展过程中分以下两种类型:积乳性乳腺炎和化脓性乳腺炎。

产褥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化脓性感染,病人大多为初产妇,发病多在产后3~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在脓肿形成前以抗感染促进乳汁排出为主,脓肿形成后以切开引流为主。

积乳性乳腺炎

常发生于产褥初期(常在产后1周左右)。由于初产妇缺乏喂哺乳儿经验,易致乳汁淤积,未按时排空所致。

患者感双乳不同程度的胀痛,并有中度等体温升高(38.5℃左右)。检查乳房胀,表面微红(充血),压痛,但经吸出乳汁后症状多能消失。

但如不及时处理,或乳头较小,被新生儿用力吮破,滞留乳汁可为化脓性细菌所污染。因此,须将多余乳汁排空,并注意乳头清洁。

化脓性乳腺炎

多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通过破裂的乳头感染所致。产后乳汁淤积,如不及时排空,易致感染。细菌侵入乳腺管后,继续向实质部侵犯,则可形成各种类型的化脓性乳腺炎。

(1)炎症扩散至表浅淋巴管,导致丹*样淋巴管炎。患者突发高热,往往伴有寒战,乳房触痛,局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线,为此型特征。

(2)炎症局限于乳晕部结缔组织,形成乳晕下脓肿。

(3)感染沿着淋巴管扩散到乳腺间质内,可自表面至基底,横贯乳房组织。由于结缔组织化脓而形成间质部脓肿。此种脓肿可局限于单一乳腺小叶,亦可扩散至大部乳腺。

(4)感染迅速扩散,深达位于乳房基底部与胸大肌之间的乳房后疏松结缔组织,形成乳房后脓肿。

炎症或脓肿所在部位,均表现红肿及压痛。脓肿部按之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试验穿刺,抽出脓液做细菌学检查,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供选择抗生素时参考。

产褥期乳腺炎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病情轻微者可用红霉素治疗,如果脓肿形成须切开脓肿,同时给予抗生素消炎治疗。

有条件应做脓汁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恰当用药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由于乳汁是很好的培养基,建议患者停止哺乳,以防感染扩散。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请记住我,骄阳兰多的老师红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一讲产褥期乳腺炎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