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在生了孩子出院时,医生或者护士都会给新妈妈一句叮嘱:“产后42天要回来做检查。”那么产后42天为什么要做检查,查什么项目?是否有必要做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为什么是产后42医院复诊,而不是其他时间呢?
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为分娩作准备,身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生殖器官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要有一段的时间恢复,通常生殖器官及全身恢复到怀孕以前的状态,这种生理上的恢复至少需要42天才能完成。在临床上,从胎儿降生,胎盘娩出开始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如通过排汗、排尿的增加来减少多余的血容量;胃酸增加,胃肠道张力和蠕动的恢复,使消化能力恢复正常;不哺乳或部分哺乳的产妇可有月经回潮。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
产后复诊都查些什么?
产后42天复查,妈妈和宝宝都需要检查哦!
妈妈检查
No1.常规检查
常规的检查一般包括,体重、血压、血常规、尿常规等。
1.测体重:测量体重,有助于判断妈妈在产后是否体重增加过快或快速减重,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一个都会影响妈妈身体的恢复。
2.血常规:怀孕期间,血中白细胞往往会轻度升高,如果产后白细胞仍较高,可能存在感染,需要治疗,此外对于孕期贫血或产后出血的妈妈而言,此项检查必不可少。
3.测血压:成人的正常血压应该小于/90mmHg,怀孕期间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妈妈往往会在产后12周恢复正常,如果产后复查血压尚未恢复正常,应该及时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必要时需要去心内科等相关科室诊治。
4.尿常规:为了判断产后妈妈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肾脏功能的异常情况,以便及时治疗。
No2.盆腔和子宫检查
子宫的恢复、恶露的情况、产后伤口、盆底肌功能等都是检查的重点。
1.子宫的恢复:一般产妇在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以触及,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查不到宫底,子宫于产后6周恢复至妊娠前大小。若产后复查发现子宫较大,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子宫复旧不良等病理现象,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剖宫产的产妇,还可以通过B超了解子宫伤口恢复情况。
2.恶露的情况:可以做白带常规检查,如果产后42天,仍然有恶露排出,颜色鲜红且量大,或者伴有臭味,就需要做B超检查,寻找原因。恶露未尽,身体没有恢复之前,是不能有性生活的哦!
3.产后伤口:顺产的妈妈,医生会使用窥器检查你的阴道,为了查明宫颈以及阴道所有的瘀伤、擦伤、撕裂是否都已恢复。而剖腹产的妈妈,则会着重检查腹部伤口的愈合情况。
4.盆底肌功能: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妈妈,在产后都可能会出现漏尿、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受损的症状,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进行较强的的重体力劳动,而产后的复查,需要检查盆底韧带及肌肉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No3.乳房检查及避孕指导1.乳房检查:产后乳房问题较多,乳腺炎,乳汁分泌异常、乳头皲破等等,此时,乳房的检查便不可或缺,医生会通过触诊乳房,检查有没有肿块以及乳头有无异常分泌物,还会检查有无乳腺管阻塞或乳腺炎的早期征兆。
2.避孕指导:医生会给妈妈们相应的避孕指导,以防妈妈哺乳期就喜提二胎。
3.注意:若孕期有慢性疾病或者是妊娠合并症的妈妈,产后复查时千万不要忘记去相应的科室进行重新评估。
宝宝检查
1.健康检查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营养、发育、精神等等、了解喂养及预防接种情况。
2.发育情况为宝宝测身长、头围、体重、看是否达标;检查宝宝的心、肺、肝、脾等全身情况,看是否都在正常范围。
3.育儿咨询对心存疑问的父母进行科学育儿知识普及,也可解答他们在一个多月时间内积存的各种疑问,例如:宝宝怎么会经常打嗝?喂奶后呕吐怎么办?宝宝为什么2-3天才拉一次大便?脸上出了疹子是什么?
4.实验室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需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诸如:胆红素测定、血红蛋白测定等等。
产后复查的意义
从这些检查中医生可了解到你分娩后恢复的情况。即使分娩的过程很顺利,有些妈妈在分娩后仍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这些后遗症都是需要及时发现并且尽早治疗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想尽早恢复健康和美丽的产后妈妈来说,产后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