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治百病乳癖乳腺增生
TUhjnbcbe - 2021/4/14 9:15:00
人体最危险的时候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3417.html

乳癖(乳腺增生)

乳癖是指因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所致的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增生性乳腺疾病。以乳房胀痛结块,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30到45岁的中青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病。

诊断依据

1、多见于30到45岁的中青年妇女。

2、乳房胀痛结块,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与情绪波动和劳累有关。

3、乳中结核,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边界欠清,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触之疼痛,可伴乳头溢液。

4、X线钼钯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B超、红外线、活体组织病理切片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要点

1、乳核好发于20到30岁的青年妇女,乳中结核,多无疼痛,质地坚韧,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活动度大,按之有滑脱感。

2、乳岩乳房结块,多为单发,无乳房胀痛,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活动性差,与周围组织粘连,表面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乳头抬高或内陷,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辨证论治

1、临床表现乳房疼痛,迁延患侧腋窝或肩背,甚至影响上肢活动,常于月经前加重,月经后减轻,与情绪波动和劳累有关,肿块质地坚韧,边界欠清楚,推之可移动,触痛明显,可有乳头溢液,呈浆液性,月经紊乱,经期疼痛,迁延淋漓不尽,经色色淡或紫褐。

2、分证论治

(1)肝郁痰凝

乳房胀痛结块,疼痛可放射至腋窝或肩背,常随喜怒消长,经前加重,经后减轻,伴情绪抑郁,心烦易怒,胸闷胁胀,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弦滑。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茯苓、香附、川楝子、青皮、陈皮、橘叶、郁金、八月札各10g.

(2)肝郁化火

乳房胀痛,灼热,乳头溢液,心烦易怒,咽干目赤,口苦,便秘,尿赤,月经紊乱,*带。舌边尖红,苔薄*,脉弦数。

清肝泻火,散结止痛。

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9g,当归g,白芍12g,丹皮12g,山栀子6g,夏枯草6g,生地*12g,天冬9g,玄胡索12g,香附9g,川楝子12g.

(3)痰瘀凝结

乳中结块刺痛,边界不清,质地坚韧。舌暗红,边有瘀点,苔薄,脉弦涩。

活血祛瘀,化痰散结。

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蒲*、五灵脂、郁金、白芥子、土贝母、川楝子、莪术各10g,全蝎6g,益母草15g.

(4)气滞血瘀

乳房胀痛结块,痛无定处,肿块质地坚韧,伴少腹疼痛,经行不畅,量少,色暗红,夹有血块。舌淡红,边有瘀斑、瘀点,脉涩。

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柴胡9g,当归9g,赤芍12g,白芍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莪术12g,石见穿、三棱、生蒲*、五灵脂、玄参、川楝子各9g,生*芪12g.

(5)冲任失调

乳中结核,经前增大,经后缩小,乳头溢液,伴腰膝酸软,月经紊乱,量少色淡。舌淡,苔白,脉沉细。

调理冲任,活络散结。

二仙汤加减。当归、鹿角胶、巴戟天、仙茅各10g,仙灵脾、菟丝子各15g,九制香附、夏枯草各10g.

3、药物外治

(1)外敷法:阳和解疑膏掺黑退消、桂麝散、阴*内消散外敷;散结止痛膏、安阳精制膏外贴。

(2)鼻塞法:法半夏、白芥子适量,研细末,布包塞鼻。

4、手术疗法病灶区段切除术、单纯乳房切除术、乳腺皮下切除术、乳房成形术。

5、其他疗法

(1)成药验方:a.口服小金丹、乳增宁片、乳癖消片、乳核内消液、乳核散结片、丹栀消遥丸、血府逐瘀胶囊、络舒肝片;b.乳癖清热饮

,水煎服;c.二至丸加减

水煎服;d.乳核内消片

,水煎服;

e.乳癖汤

,水煎服。

(2)针灸疗法:

a.体针:针刺乳根、屋翳、合谷、膻中、天宗、肩井、肝俞、期门。b.耳针:乳腺、神门、内分泌、卵巢、皮质下、肾上腺,王不留行籽贴压。

预防与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

2、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食肥甘厚味之品。

3、积极治疗妇科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4、增加健康意识,重视自我检查和定期检查,特别是家族中有乳癌史者。

5、患病后要正确认识疾病,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说服教育工作,以免过分紧张、担忧。

喜欢这篇文章,可以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治百病乳癖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