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身高2米74,四十颗牙,七位皇帝的国师,
TUhjnbcbe - 2021/4/9 16:41:00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华严菩萨的化身——清凉国师澄观法师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为什么说是重要的日子呢?因为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开始讲说的第一天。在其他的国家或者有人讲这一部经;但在西方国家,相信这是头一次,因为是头一次,值得我们来纪念它,所以说很重要。

本来说《华严经》是要先讲经的名字,可是现在我们先讲经疏的序。因为这一篇序所说的就包括《华严经》全部的道理,先把这一篇序文讲解之后,对《华严经》的大概意思就会明白了。

这一篇序文是谁作的呢?

是华严菩萨澄观法师作的。在没有讲序之前,先讲一讲这位作序的法师。

这位法师身高九英尺(约二百七十四公分),眼睛有重瞳,重瞳就是有两个瞳孔,就是两个眼仁,也就是两个眼珠。白天看他不怎样,和普通人一样,但在晚间看他的眼睛,就有一种光明射出来。

他的双手过膝,很长的。你们注意一下,凡是两手长过膝盖的人,这样的人都属于大贵人,这是一种奇特相。

他有四十颗牙,我们普通人则只有三十二、三十四,或者三十六、三十八颗牙。佛有四十颗牙,那么这位法师的牙齿和佛是一样底色的。

他读书非常快,七行俱下,他这么一看,以我们看一行的时间,他可以看七行,这位法师真是聪明到绝顶。

为什么说他是华严菩萨呢?

他作一部《华严疏钞》,专讲《华严经》。

等到他圆寂之后,有一位阿罗汉在中国和印度的交界处,见到有两个很年轻的菩萨在虚空里走。这位阿罗汉有神通,他就用神通叫这两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年轻的菩萨——不能走了,问他们到中国去做什么?这两位说,是到中国的五台山去请华严菩萨的牙齿,回到我们的国土去供养。

这位阿罗汉一听,说这样可以放你们去了。这位罗汉以后也到五台山去,就对一般人说他见到的境界。这时人们把清凉国师的棺木打开一看,果然两颗牙齿没有了,这两颗牙齿就是被两位年轻的菩萨请去供养了。

所以在佛教里,一般人都知道这位澄观法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

清凉国师这一位大菩萨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议,他生历九个皇帝,做七个皇帝的国师。

为什么他能这样呢?

因为他修行时非常认真,丝毫也不马虎,不是像一般人,口说修行,身不修行,口是心非,口里说得很对,心里完全都不是。

他在出家之后,和没出家之前发过愿,以十事自励——以十种事来勉励自己。这十种事情是很重要的,每个出家人都应该知道这十种事。

(一)体不捐沙门之表。

(二)心不违如来之制。

(三)坐不背法界之经。

(四)性不染情碍之境。

(五)足不履尼寺之尘。

(六)身不触居士之榻。

(七)目不视非仪之缘。

(八)口不味过午之肴。

(九)手不释圆明之珠。

(十)宿不离衣钵之侧。

这十种,我再来给你们略略地解释:

(一)体不捐沙门之表:

他的身体无时无刻都穿袍搭衣,很郑重其事的,像个比丘的样子。表,是样子。

(二)心不违如来之制:

他的心对于佛所说的一切规矩、戒律,一定遵守,绝不违背。

(三)坐不背法界之经:

凡是有《华严经》的地方,他一定对着《华严经》坐,背不对着《华严经》坐。他这种愿力,不要说对佛,就是对经,他也不背着坐。

(四)性不染情碍之境:

这个碍是障碍的碍,不是情爱的爱。对情这种障碍的境界,他不染。不染就是不着住到这上面。

(五)足不履尼寺之尘:

这个愿看似不太公道,比丘尼会很不高兴,但是他还是照常地发愿。

说什么呢?

足不履尼寺之尘,他的脚不踩到尼寺院门口的土上。他不仅不走到尼寺里面,就是连门口的尘土他都不踩。

所以他一生都没到过比丘尼的寺庙去,因此很多比丘尼也不去亲近他。西方人或许会认为这是神经病,走到比丘尼的庙上,又有什么不好呢?我一天跑一百趟,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位清凉国师是太清凉了,凉得太厉害了,一点都没有热情,没有什么情感,所以能发这个清凉的愿。

(六)身不触居士之榻:

不要说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他连在家居士的床,他都不接触。

(七)目不视非仪之缘:

非仪,就是不合乎威仪,不合乎礼仪的因缘,他都不看。如作戏或唱歌跳舞,或街上有什么怪异之事,他都不看。

(八)口不味过午之肴:

过了午,口里不要说吃东西,就连尝尝它有什么味道,他都不尝。你看看高僧放不下就不要出家。肴,就是吃的菜、饭,肴馔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东西。

修行,持戒是要很严谨的,真想要修行连水果都不可以吃;还有过午不饮浆,牛奶等浆类也都不喝。

(九)手不释圆明之珠:

他手里总拿着念珠,不断地念佛。

(十)宿不离衣钵之侧:

他睡觉总要把衣钵放在他旁边,保护他的衣钵。

上列是他自己立出来的条件。

所以他才能历经九个皇帝,而有七个皇帝都拜他做师父。

这九个皇帝是谁呢?

是唐朝的:(一)唐玄宗;(二)唐肃宗;(三)唐代宗;(四)唐德宗;(五)唐顺宗;(六)唐寭宗;(七)唐穆宗;(八)唐敬宗;(九)唐文宗。由代宗以后都是拜清凉国师做国师的。

为什么他叫清凉国师呢?

当时他住在五台山,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他给皇帝说法,皇帝说:“啊!你真是令我得到清凉了,我现在真是自在清凉了。”所以以后就不称澄观法师,而称为清凉国师,又叫教授和尚,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常常给皇帝讲经说法。

你们看看,一个人经过九个皇帝,七个都拜他做师父,如果他要是没有道德,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应?他的学问特别好,读的书很多,佛教、道教、儒教的书,他都读过,他对《易经》也特别有研究。

这一篇序是华严菩萨所作的序文,当然是最好的,所以在还没讲《华严经》之前,就先讲一讲它。

清凉国师是华严菩萨的化身,他专讲华严经。清凉国师名澄观,字大休,会稽人,俗姓夏侯氏,生在唐玄宗开元戊寅年。身长九尺四寸,两手过膝,有四十颗牙齿,夜间眼中放光。

建中四年时,写《华严疏钞》。该书是华严经注中最有名的。

未写前,他先求华严海会菩萨加被,帮助他完成使命。当夜梦见一巨山岳,万丈金霞,光逾皎白,连大接地,才知此是光明遍照之意。此后注《华严疏钞》便振笔疾书,不加思索,四年完成。

后夜梦自己变成一条金龙,又化成千千万万,无量无边的龙,飞到其他世界各处。这是华严境界,一般人说这是表示流通之意。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浅释

宣化上人正法汇平台经法界佛教总会(法总)授权,秉承宣化上人六大宗旨,以万佛圣城三宝道场为依托,专弘宣化上人及法总各分支道场之正法,法脉师资相承,创建网络清净道场。

点击看看你有多少朋友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高2米74,四十颗牙,七位皇帝的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