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针刺一穴巧治病乳腺炎
TUhjnbcbe - 2021/3/24 19:14:00

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于初产妇哺乳期,常在产后3~4周发生。常园乳头破裂、乳头内陷畸形、乳房受挤压或乳汁郁积等,致使细藺沿淋巴管侵入,在积滞于乳腺内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发生急性炎症。婴几口含乳.头而睡或婴儿患有口腔炎而吸乳,也有利于细菌直接侵入乳管。

致病菌以金*色葡萄球菌为主。乳房急性发炎之前,一般都先有乳头疼痛,或乳房有硬块,胀痛等症状,然后觉得浑身发冷,发高烧,食欲减退,头痛,恶心。忠病的乳房疼痛不敢按,乳房肿大,肿块浅的表面皮肤发红、肿胀、发热,并且能摸到;肿块深的皮肤表面不红不肿,可是疼痛或压痛厉害,有搏动性跳痛,给婴儿喂奶时疼痛加重。往往伴有病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疼痛。病情继续发展,发炎的胂块就会变大、变软,最后形成脓肿。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身体其它部位的化脓性感染。针剌治疔对未化脓者,疗效满意。

1.曲池

[部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取穴。

[方法]端坐位或仰卧位,屈肘,找准穴位,常规消*,用26号或28号2.5寸毫针,针尖向少海穴方向刺入1.5~2寸深,待局部有明显酸胀感后,施以快速捻转、提插交替的强刺激手法,持续操作1~2分,使针感传导扩散到肩部,留针30~40分,每隔10分运针1次。

出针后,以左手托起患侧肘关节,右手拇指有规律地按摩曲池穴,这样可以提高疗效。

2.内关

[部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紫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方法]仰卧位或坐位,伸臂仰掌,常规消*,用26号或28号1.5~2寸毫针,快速垂直刺入内关穴的皮下,缓慢轻巧手法刺入1~1.5寸深,待得气后,先捻转6~9次,而后再行提插6~9次,均用泻法,如此手法反复操作2~3分。

使针感向上下传导扩散,此时患者即有舒适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手可轻轻按压肿胀疼痛的部位,病人感到疼痛减轻时,留针20~30分,留针期间,每隔10分运针1次。

每日1~2次,.5次即可痊愈。

3.列缺

[部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取穴。

[方法]仰卧位或坐位,前臂伸直,常规消*,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针尖向上斜刺0.8~1.2寸深,进针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持续运针2~3分,使针感向下传至拇指,向上传至肘部、肩部,疼痛减轻,自觉舒适,留针30~40分,每隔10分运针1次。

每日1~2次,多数病人3~5次即愈。

4.天宗

[部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处取穴。

[方法]采取端坐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肩胛区,找准穴位.常规消*,选用26号或28号1.5~2寸毫针,直刺至肩胛骨,深度为1~1.5寸,待局部有明显酸胀感后,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轻微搶转.持续运针1~2分.使针感向肩部或胸前传导扩散,留针20~30分,留针期间,每隔10分运针1次,也可配合温针灸或温和灸3~5分。

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5.梁丘

[部位]屈膝,大腿前面,当髌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处取穴。

[方法]仰卧位,常规消*,用26号或30号2~2.5寸窘针,针尖略向上斜刺1.5~2寸深,待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泻法,持续运针2~3分,使针感沿足阳明胃经向上循行至胸乳部,此时症状也明显减轻,留针30~40分,每隔10分运针1次,出针时摇大针孔。

每日1~2次,5次为1疗程。

6.委中

[部位]在胴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取穴。

[方法]令病人站立,手扶椅背。充分暴露胴窝,寻找委中穴区怒张络脉,若络脉不明显者,医者可用左手轻拍局部,见到络脉后。左手楫指按压静脉向心端,碘酒.酒精消*.右手持粗三棱针点刺委中穴处瘀络,使之出血3~5毫升,然后用消*干棉球按近针孔.或屈膝片刻即可。

-般1次见效,2~3次痊愈。

7.肩井

[部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方法]采取坐位,充分暴露肩部,常规消*,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直刺0.8~1寸深,捻转使局部有明显酸胀感后,施以捻转泻法,刺激量适当大些,但不作提插手法,持续捻转1~2分,使针感向肩部、胸部、上肢传导扩散,留针20~40分,每隔10分运针1次。每日可针2次,直至痊愈为止。

也可选用指针点按肩井穴治疗急性乳腺炎,收效也令人满意。

注意:肩井穴针感反应强烈,易发生晕针:肩井穴位置适对胸内肺尖,针刺操作时要谨慎小心,明白脏器位置,不可突然强刺和针刺太深,更不要大幅度提插,以免遣成医疗事故的发生。若针刺过程中发生晕针,立即停止刺激,出针,再针刺足三里,用补法即可救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刺一穴巧治病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