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一说乳腺炎,大家都会想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但还有一种相对少见的乳腺炎,就是肉芽肿性乳腺炎,有人称它为“乳腺炎中的癌症”或“不死的癌症”,大家对它的了解还相当不够,主要发生在非哺乳期女性。
肉芽肿性乳腺炎,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多变、易反复等特点,临床治疗棘手,主要是医生及患者都对这种新型的乳腺炎症认知不足。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何以如此猖狂?如此难治?
首先是原因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乳汁郁积或异常泌乳相关,比如乳头凹陷导致哺乳异常、乳汁淤积、乳头凹陷藏污纳垢致细菌感染等,比如说短期内妊娠或流产、垂体瘤,精神病抑郁症药物诱发的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多次试管婴儿促排卵等等,有些可有免疫相关因素。
一部分患者发病的几个月之前,可有些前驱症状,比如失眠、关节痛、皮疹、慢性荨麻疹等症状。它的发病年龄,中位年龄约三十多岁,病情短则1月余,长则数年;平均病程约9-12个月。
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01
一般为短期出现疼痛性肿块,进展迅速,很快可出现红肿热痛,进一步会出现红肿破溃。需要注意的是肉芽肿性乳腺炎早期阶段,往往只有硬块,皮肤不红,亦无明显疼痛,这时临床表现与乳腺癌非常相似,容易误诊。需积极与乳腺癌鉴别,乳腺癌的肿块一般为无痛性质硬肿块,少见快速增大及红肿疼痛。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所以病理活检是必需的。
02
有人把肉芽肿性乳腺炎分为肿块性、脓肿型、溃后型。肉芽肿乳腺炎肿块的本质是炎性结节,一般为多发结节,肿块为病灶、脓肿、窦道、坏死组织等组成的集合体,摸起来就是一个边界欠清的包块,往往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出炎症的特征性改变:皮肤红斑、红肿破溃等,而且往往为多发溃疡灶,任其发展,对乳腺外形破坏极大。
03
肿块型肉芽肿乳腺炎彩超检查所见以炎性肿块为主,可见窦道,伴有多发散在的小无回声液性暗区。病情进一步发展,当肿块或者说乳腺内的腺体及脂肪出现炎性坏死、液化,就会形成米汤样或血性稀薄脓液,有时也会有类似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色粘稠脓液。彩超下可见多发较大的脓腔,多发窦道,可彼此连通,甚至可见液体流动,出现“流沙征”。患者乳房可有大范围皮肤受累,出现大片皮肤红肿、发亮,有波动感,此时就为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破溃,进入慢性迁延期,窦道瘘管形成,对乳房外形造成严重破坏,此时一般称为溃后型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血常规、泌乳素(PRL)及一些炎性指标检查、有脓液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等:影像学检查:彩超为基本检查,必要时需做MRI及钼靶,脑垂体MRI有时亦需完善;病检: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怎么治疗呢?
目前肉芽肿性乳腺炎治疗手段多样,各治疗中心侧重点都不一样,有保守治疗为主的,有主张开放手术的。药物治疗方面有中药、激素、抗结核药、免疫抑制剂等,目前大部分药物的保守疗法,及切开引流、反复换药,治疗的时间往往需要6-9月,甚至更长,亦有一定的复发率。很多患者多次切开引流,痛苦的换药过程,早已身心俱疲。所以个人比较主张手术联合中医药治疗,主张及早的仔细的病灶清除+整形修复,再辅以中药或中成药巩固治疗,目前笔者诊治的患者都获得了不错的疗效,复发率低。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肉芽肿性乳腺炎可以说是疑难杂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建议尽量避免食用含有性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比如说蜂王浆、避孕药等),少食用人工养殖的海鲜产品(可能有激素催养的海鲜产品);注意乳头乳晕的清洁;禁烟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舒畅;有精神相关疾病的患者,要评估抗精神疾病的药物,避免使用升高泌乳素的药物。(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或许您的转发,会对她有所帮助!宝妈的痛—哺乳期乳腺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记得小时候,每天开春路边上都会长很多野花野草,其中就有与大家分享的野菜——婆婆丁,也被称为“蒲公英”。
随着社会发展,注重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会选用蒲公英泡水来养生,那么蒲公英到底有啥作用?根、叶、花泡水喝功效有啥区别?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开春了很多人挖来当蘸酱菜食用;而蒲公英也有6大功效:
一:清热解*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春天易上火,尤其是肝火。
蒲公英性寒,具有清热解*作用,对疔疮、红肿热*诸证具有疗效。
二:抗菌消炎
蒲公英被称为“天然抗生素”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另外,蒲公英消炎作用常用于女性乳腺疾病、胃炎等治疗上。
据《唐本草》中记载蒲公英“主妇人乳痈肿”,研究证实,蒲公英对急慢性乳腺炎有很好疗效。
同时对浅表性胃炎、胃溃疡也有一定作用,可促使幽门螺旋杆菌转阴,促进溃疡面愈合。
三:保肝利胆
蒲公英归肝经,具有保护肝脏之功效。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化学成分,比如植物生物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和蒲公英苦素,对肝胆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可拮抗内*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素导致的*性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肝脏作用;
另外,蒲公英对乙醇引起的急性肝损伤也有一定效果,可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有实验证明,蒲公英甾醇,可以将小肠肠腔内的胆汁酸微团中的胆固醇替换出来,使之不被胆汁酸微团运送到小肠微绒毛的吸收部位,可以减少胆汁过度的分泌。
四:利尿消炎
古代医典中记载,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誉,也就是说蒲公英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较适合水肿的人用。
同时,对上火引起尿路感染也有一定效果,促进排尿、消炎作用。
五:抗肿瘤
蒲公英含有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萜醇、蒲公英甾醇)具有显著抑制肿瘤作用;
蒲公英多糖具有宿主细胞调节的抗肿瘤作用,与香菇多糖的抗癌机制相似。
蒲公英功效这么多,那么用蒲公英根、叶泡水喝功效有什么不同?
蒲公英根:侧重保护肝脏
蒲公英入肝经,其根部含多糖及其它有效营养更多些,可排肝*,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所以保护肝脏,首选蒲公英根泡水喝。
蒲公英叶:侧重消炎解*
很多人认识的蒲公英首先是清热去火、消炎开始,现在研究发现,蒲公英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有绿原酸、咖啡酸,整体来说,其含量一般是叶>根>花,所以在抗菌消炎方面,叶片稍稍占优。
蒲公英根与叶作用不同,巧用两个搭配,让其效果加倍!
护肝:蒲公英根搭配玉兰根
“取蒲公英根和玉兰根,按照1:1的比例,搭配成蒲公英玉兰根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玉兰根,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入肝经,也具保肝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玉兰根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达到保肝效果。
玉兰根根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二者搭配,不仅可以护肝、预防肝损伤,还有降尿酸、防痛风的效果,更适合喝酒者作为日常代茶饮。
消炎:蒲公英叶搭配桑叶
“取蒲公英叶和桑叶按照8:3比例,搭配成蒲公英桑叶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本草记载:桑叶具有清热解表作用,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另外,桑叶具有抑菌作用,因其成分酚类物质破坏了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微生物细胞释放包内成分等抑制微生物生长;其*酮类化合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等各种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煎汁代茗,能止消渴”,中医讲“消渴症”即是糖尿病。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桑叶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其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蒲公英虽好,却有3类人不宜喝
1,阴寒证者不宜喝
阴寒证的人体内阴气过盛,身体功能低下,怕冷、手脚凉、乏力,阴寒患者的身体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病程长体质差,这个时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来进行治疗,病情得不到好转反而会出现副作用,身体体质变差食欲也会下降。
2,风寒感冒者不宜喝
蒲公英性寒,具有清热作用,对热*导致的感冒、喉咙疼痛有较好作用。
但因外感风寒、体寒而造成的感冒、感染不宜用蒲公泡水喝,可能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3,久病之人不宜喝
久病之人,身体是很虚弱的。越是虚弱的身体,越需要好好养护,尤其是呵护自己身体中的那一丝阳气。
阳气起来了,就能带动身体的各项机能渐渐好转。
而蒲公英是寒性,是能伤阳的,虽然蒲公英的寒性是微寒,不是大寒,但久病的人还是最好不要用的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