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1.输注血小板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血管致密度B.抑制纤溶活性C.加强凝血功能D.改善止血功能E.降低抗凝功能D人体正常的止血机制包括: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素。血小板因素: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止血的作用是:①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使血小板黏附,GPⅡb和GPⅢa可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暂时止血;②聚集后的血小板活化,分泌和释放血栓烷A2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分泌和释放5羟色胺促进血管收缩,产生血小板第3因子参与凝血。2.输全血后出现过敏反应仍需输血的患者应输入A.浓缩红细胞B.去白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D.辐照红细胞E.悬浮红细胞C洗涤红细胞:全血或悬浮红细胞经过离心后,将上层血浆去除,再以无菌等渗溶液洗涤3次,加入适量无菌等渗溶液或红细胞保存液混匀制成,其特点是血浆蛋白含量很少。适应证包括:①输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②高钾血症和肝肾功能障碍;③自免溶贫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3.传播病*危险性最大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E.冷沉淀B病*易侵入白细胞内繁殖。输入白细胞导致传播病*风险增加。4.输血后7?14天发生的输血并发症是A.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B.过敏反应C.迟发性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C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5?20min,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即刻,迟发性溶血反应发生于输血后1?2周,细菌污染反应发生于输血后1h内,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发生于输血后1?6h内。故选C。5.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输血改善贫血症状,首选的血液制品为A.全血B.红细胞悬液C.少白细胞的红细胞D.洗涤红细胞E.浓缩红细胞C少白细胞的红细胞适用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贫血病人,还适用于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尿*症等对血浆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MC.IgDD.IgEE.IgGE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髙的Ig,多以单体形式存在。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产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Ig,能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并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ADCC作用等。7.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循环超负荷E.输血后紫癜A非溶血性发热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多发生于输血开始后15min,2h内。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和髙热,体温可上升至39-40℃,同时伴有头痛、出汗、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症状持续30min至2h后逐渐缓解。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8.保存期内的全血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凝血因子E.免疫球蛋白A全血中红细胞的作用是提升机体的携氧能力。9.年轻女性,外伤后急性失血15%,给予手术止血,并输注平衡盐溶液补足血容量;术后查体:P95次/分,BP/60mmHg,Hb80g/L。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输注红细胞悬液1单位B.输注红细胞悬液C.输注全血0mlD.输注血浆mlE.暂不输血,继续观察E由以上分析,结合病例,患者失血ml(约15%),输注平衡盐溶液,血压正常,Hb>70g/1,因此没有必要输注血液制品,继续观察即可。10.患者,女,36岁。因前置胎盘大出血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26单位,机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手术创面渗血不止。实验室检查:Hbg/L,血小板90×/L,凝血酶原时间(PT)为21s(正常对照为11?15s),血浆纤维蛋白原0.6g/L。此时应输注A.全血B.红细胞悬液C.浓缩血小板D.新鲜冰冻血浆E.浓缩白(粒)细胞A此病人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凝血因子均减小,故应输入全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