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与方法
年1月至年1医院收治的3例BPDCN。
例1:72岁,无症状性皮肤损害1年。躯干四肢可见斑块,部分融合,背部可见瘀斑样损害,伴双侧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图1a,1b)。
例2:93岁,女性,瘙痒性皮损3个月就诊。躯干、四肢对称分布暗红色丘疹、结节,触之浸润感,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图2a,2b)。
例3:79岁,男性,无症状皮肤损害8个月,肩背部、双下肢紫红色结节,触之明显浸润感,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图3a)。
皮肤活检标本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切片后HE染色,同时行免疫组化及EB病*编码RNA(EBER)原位杂交。
结果
组织病理特征3例共同特点为:肿瘤细胞累及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呈弥漫性浸润,未累及表皮,真表皮之间形成特征性无浸润带,肿瘤细胞中等大小,较一致,核质比高,核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细腻,可见明显小核仁,核分裂象易见,未见明显血管周围侵犯(图1c,2d,3b,3c)。
免疫表型3例共同特点:3例BPDCN患者肿瘤细胞均不表达或少量表达CD20、CD79a、CD3、CD5等B、T细胞标志物,髓系标志物MPO均阴性,而CD4、CD56、CD均阳性。3例均CD43阳性。2例患者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均较高,Ki-67指数均80%,1例Ki-67为40%。
EBER原位杂交结果3例BPDCN患者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
治疗及预后例1及例3患者经确诊接受CHOP方案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其中例1患者经治疗好转,不久后皮疹复发,患者放弃治疗,电话随访已故;例3患者至今健在;例2患者放弃治疗,诊断后约2年电话随访,已故。
作者:张晶1李艳秋2*长征3
作者单位:1中国人民医院皮肤科,武汉,医院皮肤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皮肤科,武汉,
引用本文:
张晶,李艳秋,*长征.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三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35(11):-.
ZHANGJing,LIYanqiu,HUANGChangzheng.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3caseswithblasticplasmacytoiddendriticcellneoplasm[J].ChinaJournalofLeprosyandSkinDiseases,,35(11):-.
doi:10./zgmfskin11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新页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