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结节息肉囊肿,体检查出的这些小肿物
TUhjnbcbe - 2024/5/17 16:51:00
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日常体检中,不少人查出肺上有结节、胆囊有息肉、肝上有囊肿等,立刻就慌了神,担心再过不久就会发展成癌症。

但结节、息肉和囊肿真的那么可怕吗,它们距离癌症有多远?

结节:小部分是癌前病变

随着检查设备精准度的提高,各种结节的检出率日渐上升,尤其是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结节并不可怕,关键看类别。无论是哪种结节,绝大多数为良性,只需观察即可。不过,一些信号提示结节可能是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

肺结节:早期手术成功率几乎%。首先要明确的是,肺结节不等于肺癌。它的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一类为良性或钙化性,另一类则是性质不确定的结节。一般而言,炎症、结核、肺脓肿等疾病均会表现为肺结节。如果结节5毫米,且是孤立性的,只需每年复查;如果在5毫米-10毫米,需3个月-6个月随访;如果10毫米,且边缘呈毛刺、分叶状,结节内部密度不均匀,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即便高度怀疑结节为恶性,患者也不必过于恐慌,早期肺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成功率几乎可达到%,且预后良好。

甲状腺结节:可通过分级推断良恶。近年来,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逐年递增,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甲状腺结节通常是通过颈部彩超发现的,彩超会显示结节的级别,可以提供良恶性的判断依据。其中,1类-3类为正常、可确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为0,较大的结节建议半年随访一次;4类-6类的恶性风险相对较高,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

乳腺结节:约80%为良性。乳腺结节包括增生性结节、肿瘤性结节、癌结节、炎性结节等。具体而言,乳腺结节可见于各种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约80%为良性。通过乳腺BI-RADS分级法,可以判断结节性质。通常,0类-3类可判断为良性,建议定期随访;4类-6类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有了分级结论后,患者也可结合病史、体征等情况,进行自身健康管理。

息肉:复发率高的要复查

鼻息肉、胆囊息肉、肠息肉……人体很多器官都可能出现息肉,但80%发生在胃肠道,尤其是结直肠。有些息肉是因局部黏膜组织受到炎症刺激,有些是基因突变,遗传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也会导致息肉,比如长期食用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饮酒、常食辛辣刺激物等。虽然息肉是良性肿瘤,但有些也会存在恶变倾向。

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就像“定时炸弹”。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腺瘤性。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非腺瘤性息肉,与肠癌关系不大。但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相当于一个“定时炸弹”,但是否癌变还与患者年龄、息肉的数量和大小有关。一般来说,1个-2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息肉越大、数量越多,癌变几率越高,比如2厘米以上息肉癌变率可达50%。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少部分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便秘,甚至肠梗阻等。因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十分重要;平时要多吃蔬果,远离烟酒。因肠息肉易复发,一定要定期复查;有家族史人群应2年-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宫颈息肉:多因慢性炎症刺激。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导致的,大多是良性且无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有出血。因宫颈息肉会产生有炎性刺激的分泌物,破坏阴道生理环境、降低精子活力,也易形成黏液栓,阻碍部分精液进入子宫,影响受孕。如果在孕期发现宫颈息肉,息肉还会慢慢长大出血。因此,女性应定期做妇科检查,如果发现宫颈息肉,最好尽早治疗。当息肉较小时,可先采取药物消炎治疗;如果超过黄豆粒大小,可进行微创手术切除。术后应进行病理检查,判断息肉是否恶变。宫颈息肉也易复发,患者应定期复查。

胆囊息肉:绝大多数为良介性。胆囊息肉是原发于胆囊的息肉样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最为常见。绝大多数胆囊息肉为良性,且无临床症状,多在超声检查时发现;少数会导致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针刺样疼痛,向后背部放射,还有恶心、厌油腻、腹胀等不适。大于1厘米的腺瘤样息肉可能有癌变风险,需要手术切除。

鼻息肉:不断增大的需手术。鼻息肉是鼻部常见良性肿瘤,好发于成年人,多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引起,也与遗传相关。鼻息肉主要表现为鼻腔分泌物增多,有时伴有喷嚏、嗅觉下降,严重时出现鼻塞甚至影响呼吸导致缺氧。息肉较小时可采取药物局部治疗,但对于不断增大的鼻息肉,手术是唯一治疗手段。

囊肿:持续增大可能恶变

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如同一个个封闭的“水泡”,囊腔内充满清亮无色或淡黄色、无菌的囊液。大多数囊肿的形成原因不明,好发于全身各个部位,肝、肾脏以及卵巢较常见。小囊肿一般没有临床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但当囊肿逐渐增大、出现并发症,甚至有恶变倾向时就需要治疗了。

肝囊肿:生长缓慢,多为先天。长在肝脏上的所有囊泡状病变,统称为肝囊肿,是较常见的良性疾病,女性与男性的发病比例为1∶4,发病年龄多介于20岁-50岁。一般来说,90%以上的肝囊肿是先天性的。绝大多数肝囊肿生长缓慢,不会发生癌变,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引起上腹膨胀不适、隐痛或轻度钝痛。对于单纯的肝囊肿,一年一次随访即可;如果有囊肿破裂、囊蒂扭转、囊内出血等并发症,或囊肿巨大压迫邻近器官时,需外科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警惕“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是卵巢肿瘤的一种。因囊液像巧克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被称为“巧克力囊肿”。巧克力囊肿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痛及急腹痛,还会导致月经异常,甚至不孕,只有极少一部分会恶变。如果巧克力囊肿直径5厘米,通常随访观察3个月,再进行复查;如果囊肿没有继续长大,或自行消失,无需太在意;如果半年后囊肿不消失或继续长大,应进一步明确性质,及时处理。

肾囊肿:大小是治疗评判标准。肾囊肿分为单纯性和遗传性。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肾脏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可于单侧或双侧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腹部、背部的间歇性钝痛,严重时出现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可通过B超或CT检查确诊。无症状的单纯性肾囊肿不用治疗,但需6个月到1年定期复查;如果囊肿直径5厘米,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尿路梗阻时,需进行囊液抽吸术;对于直径超过10厘米的囊肿,则需手术治疗。

(医院肿瘤内科学科教研室主任-马惠文)

[责编:王思贤]

[来源:大众卫生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结节息肉囊肿,体检查出的这些小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