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外衣下创业咖啡馆的别样基因联商资讯中心
一股创业潮激起互联圈子的社交需求,仅2011年中关村就新增了4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寻找投资、商业合作的需求集中爆发。一时间,咖啡馆潮也应声而起,短短一年多,北京车库咖啡成为中关村创业的坐标,3W成为互联大佬们的圈子。在上海、深圳、武汉、成都等城市,创业咖啡馆也纷纷跟进。
然而一年多过去,当剥掉创业或互联圈子这层覆盖在咖啡馆之上的外衣,他们的 咖啡主业 又经营得如何呢?过低的翻台率、昂贵的房租、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等等都成为横亘在咖啡馆创业者面前的难题。当真正进入一个餐饮企业的运营,名字响亮的投资股东也不再是灵丹妙药:是经营咖啡还是售卖服务,是投资平台还是娱乐休闲,是看短期盈利还是靠更具孵化功能的远期投资盈利,这些都成为不同咖啡馆的方向标。
淡化咖啡聚焦孵化
受美国硅谷孵化器的影响,国内一批由投资人或互联人创办起的咖啡馆,目标瞄准撮合投资与辅助创业。这些咖啡馆虽然都是打着创业辅助的概念而起,但是都带着创始人的基因与资源寻求不同的生存路径。
从2011年4月份成立到现在,车库咖啡扮演着草根创业者聚集地的角色。这里有一杯咖啡坐一天的创业者,有坐台的投资人,也有常驻的创业团队。截至目前已经促成30多个投资项目,发展最快的已经有上百名员工并实现盈利。
但是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坦言, 车库靠咖啡很难盈利,目前主要是靠楼梯间的广告费以及创业服务费作为主要收入渠道。过去一年基本盈亏平衡,但没有翻台率的咖啡厅是不可能赚钱的,所以我们在淡化咖啡而向深度创业服务俱乐部发展。
在转身深度创业服务俱乐部上,车库正在开拓新的虚拟孵化模式:由创业团队报名经过车库咖啡遴选的有前景的项目,加入深度创业服务俱乐部;企业无需实际搬到车库办公,只需交纳每年1200元的服务费就可以获得由车库咖啡提供的一套包含从印名片、开户到服务器带宽的一系列价值20万元的服务。
苏菂介绍,第一期俱乐部企业是从近千家企业选出了50家,现在第二期已经开始启动,专门服务于该俱乐部的车库员工已达到7人。很明显,车库咖啡正经历着从 创业汇聚平台 向 创业者孵化器 的转型。
苏菂告诉,曾经不少朋友建议车库成立投资基金,但我们想做一个纯粹的中立平台,把理想做到极致。如果成立投资基金意味着会有主观意愿及不够中立。除了车库深度创业服务俱乐部这种新尝试以外,苏菂还在思考适合平台发展的新模式。
与车库虚拟孵化不同,必帮咖啡直接选择了楼下创业咖啡馆、楼上孵化工场的方式,其投资股东来自专注于lifestyle行业的青阳天使投资创始合伙人苏禹烈等多位投资人。必帮咖啡的副帮主(店长)王晗介绍,咖啡肯定不是这个咖啡馆的目的,而是要起到汇聚创业团队和好项目的作用,二楼多是咖啡馆的股东们投资的项目在孵化。
显然,必帮咖啡的股东更看重对投资的辅助,真正关心的是每个项目的长期收益。不过,虽然天使投资人发起成立 孵化器 ,每周都举办各种活动努力汇聚人气,但是投资大佬云集的咖啡馆,要想真正服务于这些最早期的创业群体,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关键还是要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以及如何将自身嵌入创业服务这一环节。
对此,同样也是转型走向创业孵化器的3W咖啡已经开设了北京、深圳两个城市的店面,创始人许单单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汇聚了互联圈子里名字响亮的近200位股东,比如董事长是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著名投资人曾李青是董事,但是依靠人脉打造互联圈子的方式并不能最终实现稳定盈利。陈敢表示,3W正尝试与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以入驻收取服务费的模式进行合作,由产业园提供场地硬件,3W负责管理服务,并为产业园介绍创业者入住或投资人投资从而带动产业园科技企业的创业氛围,3W则依靠收取服务费谋求盈利。
公司咖啡上门定制
与 咖啡形式、孵化本质 的模式不同,前苹果中国Online Store负责人、鱼眼儿咖啡创始人孙瑜则用咖啡征服味蕾,直接赚起了咖啡的钱。 咖啡馆归根到底卖的是咖啡,我们这边首先要提供好咖啡,但鱼眼儿仍是各种信息聚集交流的地方。
在西雅图读大学时,孙瑜利用学校对面的一个窗口店面开始了打工赚学费的经历,咖啡的种子那时就种下。毕业后去美国的苹果公司工作,然后回到中国继续在苹果中国工作。回到国内孙瑜一开始找不到好喝的咖啡,于是萌生自己做咖啡的想法。
现在咖啡馆比较多,主题特色也多,但是主题特色总有过时的一天。回归本质,咖啡馆就要把咖啡做到极致,咖啡馆的词根永远是 咖啡 。 在孙瑜眼里,鱼眼儿就要有一杯好喝的咖啡。
为了做一杯好咖啡,鱼眼儿每周都从旧金山运送最新鲜的烘培咖啡豆。有了好的品质就会赢得顾客。现在鱼眼儿在全国有六家店,其中北京、上海各两家,这些店陆陆续续实现了盈利。在孙瑜看来,好的咖啡是能赚钱的,以北京三里屯店为例,月流水达到15万元,去掉五六万元成本,盈利在10万元左右。
咖啡馆不是投资回报比最大的,只是赚小钱。但是风险却蛮大,最大的就是店面租金,商业区租金很高,但不开在商业区,人流量太小又亏钱。 孙瑜坦言。
在扩张店面的同时,鱼眼儿咖啡基于创始人本身的互联基因,同样也在试图与互联企业打通,但是模式采用了更具咖啡基因的方式 为公司提供定制化的咖啡解决方案。鱼眼儿首先进驻的便是互联企业腾讯公司。
腾讯提供场地,向鱼眼儿采购咖啡设备,由鱼眼儿进行管理服务,提供融入公司气质的鱼眼儿咖啡店面和地道的鱼眼儿咖啡。同时鱼眼儿不失苹果背景,制作专门的咖啡点单应用,员工下载后点咖啡,直接可以送到工位。盈利上则是收取管理服务费以及绩效分成的模式。 这实际上是一个空白的市场,现在很多科技企业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却没咖啡店。从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度,我们零成本也能快速复制。 孙瑜表示,未来在原料等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逐渐服务更多公司。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