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痈是指睾丸及附睾的化脓性疾病。中医称睾丸和附睾为肾子,故以名之。临证中分急性子痈与慢性子痈,以睾丸或附睾肿胀疼痛为特点。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附睾炎或睾丸炎。
1.湿热下注外感六淫或过食辛辣炙煿,湿热内生;或房事不洁,外染湿热秽*;或跌仆闪挫,肾子受损,经络阻隔,气血凝滞,郁久化热,发为本病。
2.气滞痰凝郁怒伤肝,情志不畅,肝郁气结,经脉不利,血瘀痰凝,结于肾子,则为慢性子痈。
1.诊断
(1)临床表现
①急性子痈附睾或睾丸肿痛,突然发作,疼痛程度不一,行动或站立时加重。疼痛可沿输精管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伴有恶寒发热、口渴欲饮、尿*便秘等症状。附睾可触及肿块,触痛明显。化脓后阴囊红肿,可有波动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脓出*泄,症状消退迅速,疮口容易愈合。
②慢性子痈临床较多见。患者常有阴囊部隐痛、发胀、下坠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根部,可有急性子痈发作史。检查可触及附睾增大、变硬,伴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增粗。
(2)辅助检查急性子痈者,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尿中可有白细胞。
2.鉴别诊断
(1)卵子瘟(腮腺炎性睾丸炎)睾丸肿痛,多继发于痄腮(腮腺炎)之后,一般不化脓。
(2)子痰附睾触及结节,多发于附睾尾部,疼痛轻微,发病缓
慢,常有泌尿系结核病史,输精管增粗,呈串珠样改变,溃破后形成窦道,有稀薄豆渣样分泌物。
急性子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可配合使用抗生素;慢性子痈多应用中医药治疗。
1.辨证论治
(1)湿热下注证
证候:多见于成年人,发病突然。睾丸或附睾肿大疼痛,阴囊皮肤红肿,焮热疼痛,少腹抽痛,局部触痛明显,脓肿形成时按之应指;伴恶寒发热;苔*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消肿。
方药:枸橘汤或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枸橘、龙胆草、栀子、*芩、金银花、柴胡、连翘、荔枝核、六一散等。阴囊水肿明显者,加车前子、川木通;已成脓者,加透脓散;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
(2)气滞痰凝证
证候:附睾结节,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橘核丸加减。常用橘核、昆布、海藻、川楝子、延胡索、木香、厚朴、枳实、青皮等。结节难消者,加三棱、莪术、夏枯草;阴囊积水者,加茯苓、泽泻。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