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妈妈群里边看到了很多年轻的妈妈在吐槽老一辈的育儿方式:
huangsl:最坑的就是孩子摔跤了撞头了教他去怪地板说踩它都怪地板不好,然后说打桌子,都怪桌子。泛*的记忆:抱着喂饭加满屋追着堵墙角喂食,看电视吃饭。真心受不了,吃饭就好好吃,坐在餐椅里,自己挖也能锻炼小手灵活,家长吃饭也省心,也不会喂出个小胖子,多好。小云子:给刚出生的娃把尿,说这样娃以后把尿容易!我硬不让她把。氺汐:不打不听话,一味的立规矩,不和宝宝讲道理,不把宝宝当成独立人格平等对待!飞龙宝贝:辅食只喂小米粥糊,其它什么都不加,大人小孩衣服一起扔洗衣机洗!小石头:把食物放到自己嘴里嚼一嚼,然后吐到手指上,塞到宝宝嘴巴里。坚决不允许!看了这些年轻妈妈们的吐槽,不禁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看到的一则悲剧:
这个悲剧大概发生在四年前。孩子名叫笑笑(化名),他的奶奶养大了5个孩子,自认为没有谁比她更会带孩子,于是媳妇生产后就自告奋勇的去上海照顾孙子。笑笑一岁之前,一直喝的是母乳加奶粉、米粉等食物,该添加辅食了,就不怎么爱吃饭了。奶奶看笑笑吃饭慢,就把饭给孩子嚼碎了之后再喂给他,媳妇王霞看到了就说婆婆不能这样喂饭,而且婆婆晚上还不刷牙,口腔里的细菌特别多。
王霞多次劝说甚至生气、冷战也没有办法改变婆婆的观念。没过多久,笑笑就开始发烧,王霞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红疹和水疱,用手轻轻一碰,就往外流血,露出来了鲜红的血肉,吓得赶紧送医,很医院途中就发生了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竟是感染了单纯疱疹病*,而这种病*的引起因素就是口腔溃疡、眼角膜溃疡、生殖器疱疹等。笑笑经常和患有口腔溃疡的奶奶接触,尤其是嚼饭喂笑笑,才导致病*感染死亡。奶奶知道是自己害死了孙子,哭得呼天抢地,王霞后来将婆婆告上法庭。
老人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以前就是这样带孩子的,也没见出什么问题”。的确,老人在育儿方面可能确实有不少经验,老传统也的确有不少可取之处,但也有很多“祖传”的陋习,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你的宝宝。
1、新生儿绑腿,捆蜡烛包
有的老人会给新生儿捆蜡烛包,把腿绑直,认为这样能够让宝宝有漂亮的大长腿,却不知道新生儿双腿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内收,这种内收会随着生长自然伸直,绑腿根本没有必要。有的孩子有O型腿的症状,但O型腿是无法靠绑腿矫正的。而盲目的绑腿,除了限制孩子的运动外,还可能造成髋关节脱位。所以不要为了美观,给孩子绑腿,非但无益,反增其害。对于小的宝宝,包襁褓可以让其更有安全感,睡的更踏实,但这里的襁褓不是蜡烛包,是不绑腿的。
2、剃满月头
老一辈常说,剃满月头会给宝宝带来福气,宝宝的头发越剃越黑越浓密。胎发压在宝宝的床下还可以避邪。然而失去了胎发的保护,并不能让宝宝头发浓密,反而更容易出现枕秃,出门时也更容易被太阳晒伤。遇上调皮的小孩还可能会抓伤,而在剃头时,可能会损伤到宝宝的毛囊,严重时可造成感染,总之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经常摇晃孩子
无论是在电视剧情节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家长在哄睡或孩子哭闹时,总会抱着他左右摇晃,或是在逗孩子玩时,把他抛到空中或床上。然而婴儿的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头部长度和重量约占身长和全身重量的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因此,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很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症候群”,造成宝宝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4、把屎把尿
一些老人喜欢给小宝宝把屎把尿,并且以把成功为荣,但这么大的宝宝其实是对便尿没有自主控制力的,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宝宝把把尿信号和尿尿联系起来,而不是膀胱充盈信号和尿尿联系起来,后果就是比其他孩子更晚学会自主便尿,以及反射性尿频。并且,把尿对对宝宝的脊椎和肛门都不好,甚至可以造成脱肛。对于小宝宝来说,用纸尿裤就可以了,稍大一些可以开始训练用婴儿马桶。
5.给孩子穿开裆裤
许多80后、90后的家长,小时候都穿过开裆裤。所以不少宝宝在停用纸尿裤后,家长也会为其穿上开裆裤,认为这样既方便又不用常换洗衣裤。然而,不穿内裤不仅导致宝宝的生殖器露在外面,容易沾染细菌或者擦伤碰伤,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和独立性格,更不利于保护孩子的隐私。因此,男孩18~24个月之后、女孩20个月以后,家长就应该在停用纸尿裤时慢慢培养宝宝养成穿内裤的习惯。
6、嚼碎了饭喂孩子
有些老人认为宝宝牙齿还没长齐,嚼不动食物,所以需要亲自嚼烂了喂给宝宝......实际上,这种非常不卫生的行为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成年人的口腔内有很多细菌,如幽门螺旋杆菌、疱疹病*等,只不过因为成年人免疫力较强,一般情况下构成不了太大的伤害。但成年人在咀嚼过程中细菌会混合唾液进入食物,如果喂给了抵抗力弱的宝宝,这些细菌便会通过唾液传播,导致孩子出现腹泻、口腔溃疡等症状,严重时更有可能传播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其次,长期吃嚼碎了的食物既会影响宝宝消化系统的发育,还要可能影响咬合和口腔肌肉训练,导致孩子发音不清晰、学说话的速度慢。
7、穿盖太多捂出汗
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只要她觉得冷了,那么就会里三层外三层像裹粽子一样给宝宝加衣服了。然而这些行为都易导致“捂热综合症”,即宝宝因为身体过暖、大汗淋漓,产生高渗性脱水;或是因为捂得太严实,造成宝宝呼吸道受阻,引起慢性不全性缺氧。此外,穿衣过多还会影响宝宝血液循环,不利于其健康发育。应通过加强锻炼来增强孩子的体质,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适当增减衣服。
8、为新生儿“挤乳头”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甚至分泌少许乳汁样液体,所以在民间有一种“挤乳头”的育儿习俗,就是挤压新生儿的乳头,特别是女宝宝,认为不挤压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这种做法对新生儿有很大的危险,由于乳头经过挤压后,导致乳腺管开放,很容易导致细菌进入引起感染出现乳腺炎,由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进一步导致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危及生命。
9、过早添加辅食
很多宝宝在4个月左右,就会表现出对母乳、奶粉以外的食物的兴趣,尤其是看到大人吃饭,会流口水、砸吧嘴等。很多心疼宝宝的老人们总会忍不住给孩子“尝一尝”大人的食物。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母乳在宝宝6个月以前是可以满足婴儿全部的营养需要,提前的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的肠胃负担,可能会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适得其反。此外,过早添加奶以外的食物,使得宝宝食物过敏的风险也会更高。
10、擦马牙
出生后3~5天,新生儿牙床上或上腭两旁有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状白色颗粒,数目不一,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所以人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马牙”。一些老人认为马牙是不祥之兆,应该消除,便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或用缝衣针去挑破。其实这些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新生儿口腔粘膜很娇嫩,粘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以后,会引起粘膜损伤很可能使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仅使孩子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可能引起新生儿败血症。
11、给宝宝睡硬枕头
为了让宝宝睡出来更漂亮的头型,老一辈常常利用让宝宝睡硬枕头的方式。然而过早睡硬枕头会导致宝宝的脑袋变形,并且容易让孩子睡出大小脸。因为刚出生的孩子,骨骼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此时的骨骼都处于未定型阶段,所以经常睡硬枕头会让宝宝的头骨变形。
12、母乳洗脸
民间流传着用母乳给宝宝洗脸对宝宝的皮肤好,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科学。母乳是细菌最好的营养品,长期将母乳涂抹在宝宝的脸上,会导致细菌滋生,反而损伤宝宝的皮肤,使宝宝的皮肤产生红晕或小脓包。
13、捏宝宝鼻子
有的家长为了让宝宝鼻梁更高,所以常常捏宝宝的鼻子。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证明捏鼻梁骨可以让鼻子变得更加挺拔,更多的是遗传影响。宝宝的鼻粘膜非常娇嫩,如果用力过度,很容易损伤鼻粘膜。
其实,在育儿的过程中,两代人难免会有摩擦,年轻父母遵循优秀的育儿老传统没有错,但为了宝宝的身心能够健康发育,也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从中识别出不可取的陋习!我们首先应该体谅老人带孩子的辛苦,在此基础上跟老人们沟通,达成共识,让老人学会用科学的方式育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