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过去的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预估了全球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
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数达万,超第二名肺癌6万例,且占全球女性新发癌症总数的24.5%;死亡病例68万,位居世界第五。在新确诊的癌症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发病率已超过肺癌发病率,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乳腺癌发病率增速为何如此之快?
IARC在数据发布的同时提到,乳腺癌发病人数增加,根本原因之一是乳腺癌风险因素的不断变化,比如推迟生育、生育次数减少,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最为明显。超重和肥胖,以及缺乏运动,也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在中国,乳腺癌呈现出“城市化”现象。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城市女性普遍面临着更大的职业压力,长期熬夜、精神持续紧张、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问题突出,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癌风险。
不仅如此,根据国新办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男性和女性的平均体重分别为69.6千克和59千克,与年发布结果相比分别增加了3.4千克和1.7千克。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突出。
时代特征下的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或是哺乳时期过短也都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女性的养生意识显著提高,年轻群体也有了服用保健品的习惯,但市面上许多女性保健品都含有雌激素,对此类保健品进行过量摄入会导致雌激素过高引起乳腺增生,甚至诱发乳腺癌。
除此之外,根据约翰·霍普金斯·金梅尔癌症中心的最新研究,结肠中发现的一种通常与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发展有关的微生物也可能在某些乳腺癌的发生中起作用。暴露于这种*素的乳房组织细胞保留了长期记忆,并且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哈佛大学新发布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低度饮酒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不过低度饮酒有益于心脏健康,其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好处与可能增加的乳腺癌风险还需进一步权衡。
乳腺癌分为腔面A、腔面B、HER-2阳性和三阴性四种亚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属最“*”。
乳腺癌早期症状主要是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内陷等等,一旦有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检查手段主要有钼靶、彩超,最好是钼靶和B超相结合,相对更容易确诊。
需要注意,乳腺癌并不仅只是女性疾病,虽然发病病例数量相对于女性来说低得多,但男性乳腺癌同样不可忽视。
每个月4步做自查
月经正常的女性,自查的最佳时间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9~11天,这时比较容易发现病变,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检查。
看
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按
左手上举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
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躺
卧平躺下来,左肩下放一个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重复“按”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查
除了乳房,还要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挤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光养成自检的好习惯还不够,仍有可能因个人手法不正确而贻误病情。建议生活中或自检时发现异常者,要及时咨询医生。
做好5件事预防乳腺癌
保持心情愉快
压力大、情绪差是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因此预防疾病,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穿对内衣解放双乳
内衣尺寸太小,会压迫胸部,导致乳腺炎或乳腺增生,甚至增加乳腺癌的患病几率。
专家建议,每天穿戴内衣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挑选时,首选棉质内衣。
尺寸上,乳房与内衣之间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
多吃乳房“喜欢”的食物
各色的水果和蔬菜:国际癌症协会对9万多名女性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可以降低15%患乳腺癌的风险。
辣椒、西红柿、茄子、胡萝卜、西兰花和洋葱等能降低乳癌风险,每天可以吃8~10份(1份80~克)。
膳食纤维: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膳食纤维有利于消化系统定期清除废物,帮助身体排除*素,防止其对身体造成伤害。
全谷物和豆类:研究人员发现,豆类和全谷物含有抗氧化剂,可以帮助预防许多疾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豆类(如扁豆)会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每天可摄入30~45克。
好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好脂肪”,它们天然存在于橄榄油、牛油果、坚果、鲑鱼、鲱鱼等食物中。
“好脂肪”含有的欧米伽脂肪酸,能够减少炎性反应,起到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的作用。
除此之外,菌类、海带、坚果、豆制品等食物也对乳房健康有好处。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减少高脂、油炸饮食,坚持每周4小时的锻炼,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4之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母乳喂养。
戒烟戒酒,有研究显示,每周喝3次含酒精饮料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5%。每天多喝1次含酒精饮料,则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约10%。
定期体检
月经初潮早、绝经迟,35岁以上未育或35岁以上生育第一胎,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病史的女性都属于高危人群,更要警惕乳腺癌。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建议:
40~45岁女性每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45~69岁每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致密型乳腺推荐与B超联合检查;
70岁以上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
中国癌症的“慢性病化”之路
数据显示,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状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新发患癌人数已占到了总人口数的三百分之一左右。
癌症并不能与不治之症划等号,患癌也并不代表着生命的立刻终结。癌症具有慢性病的普遍特点,病因复杂、多种危险因素、长期潜伏、病程较长、造成功能障碍等。
随着癌症认知领域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癌症定义为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并提出,癌症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预防的,有三分之一是可以通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痊愈的,还有三分之一是不可治愈,但是能够通过治疗达到控制。
部分癌症的患者能够长期带癌生存,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可以大幅度推迟死亡时间,并且把握得越早,治愈的机率就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癌症正呈现出了一种“年轻化”趋势,过度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等现象一旦长期存在,就会成为诱发年轻人患癌的罪魁祸首。“生活方式癌”日益普遍。
因此,正视癌症,避免谈癌色变,国民需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防癌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