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乳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小事大 [复制链接]

1#
到人民中去年洛阳市美术家协会文艺 http://www.huohuaded.com/tsgtc/204119.html
内容:结合诊治指南简单普及相关知识。定义: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是发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然是一组良性疾病,但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多次手术后仍易复发,脓肿反复破溃形成窦道、瘘管或溃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伤害。1NPM致病危险因素目前,引起该病的确切因素仍不明确。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乳管阻塞、细菌感染、吸烟史(包括二手烟)、乳头内陷等。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创伤、体内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物、种族差异等。2NPM诊断NPM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作出诊断。2.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2.2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NPM分类诊断和确诊的主要依据,取材方法推荐空芯针穿刺活检(CNB),不建议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2.3辅助检查项目2.3.1推荐检查项目对所有疑诊为NPM的病人,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X线摄影适用于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的病人,对于35岁以下,超声显示典型良性特征的病人,可不行该检查。另外,对怀疑NPM的病人应积极留取病原学标本,通过镜检或细菌培养的方法寻找病原微生物存在的证据,有条件者可行核酸测序鉴定未知病原菌。对于炎症急性期的病人还应监测血常规,尤其注意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变化。2.3.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无急性炎症表现的乳头溢液病人可选择乳管镜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对NPM的诊断及鉴别意义不大,且检查费用高,不建议作为NPM的常规检查项目。2.3.3其他检查项目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IgG、IgM、IgA,抗核抗体谱等免疫指标,催乳素(PRL)等内分泌指标,风湿系列等。开展此类项目的检查,有助于明确NPM的病因,找出更经济、更合理有效的诊治方法。3NPM的治疗3.1治疗原则3.1.1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急性炎症反应在未知感染菌种和药敏结果之前,采用大剂量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获得药敏结果后,依药敏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但专家组并不认为非急性期的病人需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3.1.2预防NPM复发重视个体化诊疗,根据病理学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结合病变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3.1.3最大程度地保证乳房美观,改善生活质量手术切除的范围与美观应在不同术式中体现,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3.2治疗方案目前,PDM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局限性的肿块和外周型病灶可直接行肿块或区段切除手术治愈。在病变急性期应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控制炎症反应,手术宜在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肿块稳定且局限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必须完整充分切除病灶,术中应注意彻底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尽可能保证阴性切缘,否则容易复发。对于单发或多发较小的肿物可行肿块切除术,周围型肿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肿物残留者可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对于已形成小的单发脓肿者,专家组推荐试行穿刺抽吸,脓肿较大、多房脓肿以及反复穿刺抽吸效果不佳者须行切开引流术,合并有基础病变(如乳头内陷)应手术纠正。而对于少数弥漫性病变,严重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的病人,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但要慎重选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