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
林毅,首届“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
出诊时间:
周一、周四上午:大德路总院研修楼10楼乳腺诊疗中心
周二上午:医院门诊5楼乳腺科
周三、周五、周六上午:医院门诊2楼乳腺科
开栏语
乳房健康不仅仅是美,是爱,更是生命的源泉。乳房是伟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呵护乳房,关爱女性不仅仅是医学工作者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宣岐*之道,传杏林之义,从名家医案、专方妙法到养生保健、乳病科普,向你娓娓道来。陈女士家住在粤东地区的一个偏僻小镇上,这几天眼见疫情渐趋缓和,她便急忙前往广州,来到医院,求诊乳腺诊疗中心林毅教授。原来早在半年前,刚满30岁的陈女士就发现右侧乳房长了个肿块,无明显疼痛。后来陈女士在当地卫生院做了彩超和钼靶检查,考虑“乳腺炎性疾病”可能。陈女士心理纳闷:不是哺乳期才会乳腺发炎吗?自己的小孩都快7岁了,还会发炎?但也没多想,医院开点头孢类消炎药,想着炎症就是要消炎。不知不觉半年一晃而过,右乳肿块不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大,占据乳房4/5。久闻医院林毅教授是中医乳腺病方面的权威,揣度这西医抗炎无效,就抱着希望求诊中医吧。原计划春节后就到广州,正好碰上疫情,又拖了40多天才赶到。待陈女士坐定,林教授一看,觉得不对:虽然右乳皮肤微红,但肤温不高,按下去没有成脓的征象,平掌深按压痛不明显,不符合乳腺炎性疾病表现。反而发现右乳的巨大肿块、与周围皮肤黏连、活动度差、乳头牵拉上提、腋下多发淋巴结肿大固定等不良表现——难道是癌?林教授详细询问陈女士病史,未发现乳腺癌家族史等高风险因素。考虑到体格检查与前期影像学检查差异明显,林教授认为要排除乳腺癌可能,为陈女士安排乳腺彩超和钼靶检查。影像学团队积极支持,当天上午即为陈女士完成检查,结果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陈女士接受新冠肺炎筛查排除新冠肺炎后,入院穿刺病理诊断证实是癌!又经PET-CT发现,肿瘤已侵犯胸肌,并出现淋巴结转移,但未发现远处转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后续陈女士还将接受化疗,以期缩小癌灶后争取手术治疗,期间中医药全程参与,以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机体耐受性,帮助陈女士平稳完成肿瘤综合治疗。
钼靶显示右乳巨大肿物
PET-CT显示右乳癌未见远处转移
林毅教授指出,疾病诊断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精确的诊断是逐级递进的:医生的问诊、体格检查可以看做疾病诊断的“初级法院”,影像学辅助检查可视作“中级法院”,病理学检查则是“高级法院”。有经验的专业医生可以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对许多疾病作出初步诊断;辅助检查能够提供许多临床体格检查难以发现的信息,如乳腺钼靶能发现体格检查无法识别的乳腺钙化灶;无论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否符合,病理检查才是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在实际临床中,由于病理活检属有创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限制。因此,详实的问诊、精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联合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女性朋友们如有乳腺方面的疑问,尤其是发现乳房肿块,医院乳腺科进行检查,以便早期正确诊断并及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供稿:林毅名医工作室文灼彬司徒红林朱华宇
编辑:杨晓雁责编:宋莉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